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25日
头版
01

聚集“巡视制”

重点监督“一把手”

近年来,一些地方党政部门“一把手”落马,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沈阳“慕马案”中,有17个党政部门“一把手”受到查处。2003年,被中央纪委查处并对外公布的省部级干部达13人。

3月23日,陕西省委巡视组正式成立。在为期4天的培训后,首期两个巡视组将分赴榆林市和汉中市开展巡视工作。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董雷在省委巡视工作动员会上要求巡视组一定要把握政策、积极工作、尽职尽责、不辱使命。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积极开展巡视工作,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改进党的作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采取的重大举措。继中央巡视组成立以来,我省及全国部分省市成立了巡视组,开始实行巡视制度。

实行巡视制度以后,中央巡视组是地方省级官员无权“领导”的,与地方官员也没有利益交往,是一种独立的、自上而下的监督力量。根据规定,中央巡视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省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巡视组拥有“四可”和“四不”的权力,即:可列席省委有关会议,可直接向领导班子成员了解情况,可召集有关人员座谈,可查阅有关材料;不干预被巡视地方的日常工作,不承办具体案件,不处理具体问题,对发现的问题不作个人表态。这就解决了“县官”和“现管”的关系。巡视制度强化了中央一级对省一级的监督,对全国2000多名省部级干部无疑有着威慑和警示作用,如果执行有力,一定会对地方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如何避免“走过场”

在几年前的“三讲”教育中,许多地方都设立了巡视组。尽管这样,一些腐败分子仍然顶风“闯关”。群众由此担心:巡视会不会“走过场”?

有关人士认为,抓好巡视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巡视的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确保巡视工作取得实效,还必须有制度作保障。巡视组应该遵守“三项纪律”、实施“三为主”。三项纪律:一是不干预被巡视单位的正常工作,不处理具体问题;二是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多方面听取意见,做好材料的收集和保密工作,及时向上级组织领导请示、报告;三是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轻车简从,实行亲属回避和任职单位回避,提倡“异地巡视”和“交叉巡视”。

三为主:即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普遍巡视与重点巡视相结合,以重点巡视为主;同级党委领导与上级巡视组领导相结合,以上级巡视组领导为主。

要加强巡视机构自身建设,建立巡视工作责任追究机制。要依照法纪予以查处,起到惩治、警示作用。总之,要不断探索,使巡视制度真正成为下情上达的“直通车”,反腐倡廉的“监督哨”,了解干部的“显微镜”,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关键要有“尚方宝剑”

根据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都要建立巡视制度,不少地方党委已开始这方面的探索。2003年6至9月,重庆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第二巡视组,对石柱、荣昌、铜梁三个县进行了巡视。巡视组在石柱县收到群众来信57封、接待来访202人次;并走访乡镇、村,并与村干部、群众座谈,查阅资料,综合分析情况;列席县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巡视组与地方干部谈话时,决不能搞盛气凌人的批评说教,而要用和风细雨的方式提醒干部们用好“三盆水”:一盆水“洗头”,随时保持头脑清醒;二盆水“洗手”,不该要的不要,莫要乱伸手;三盆水“洗脚”,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

巡视要有效果,巡视组必须拥有“尚方宝剑”。重庆市委给先期试点的巡视组两项大权:对有违纪违法问题的市管干部进行调查的建议权;对优秀领导干部或群众意见大、能力差的干部,提出提拔或调整的建议权。这就使巡视组有了权威,便于开展工作。 (仁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