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支持普京的民意关注“面包”而不是“自由”
文/北青
从2000年上台到此次大选,普京一直拥有很高的支持率。
普京执政近4年来,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较好,国家财政实力增强;另一方面,通过对叶利钦时期社会经济政策的修正、打击“寡头”等举措,稳定了政治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世纪90年代激进改革给人们造成的恐惧心理。虽然这几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十分有限,但更多的人看到了改善自身处境的希望,并把这个希望与普京联系在一起。
大多数人对政治已经感到厌倦。同时,人们对目前的社会不公、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等不愿意继续忍耐下去,对依靠自身努力改变现状不抱太大的希望。在这种大背景下,主张社会平等的口号、打击“寡头”、打击富人的行动便十分受欢迎。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所面临的外部局势,俄罗斯族人在独联体国家受排挤的境遇,使人们昔日的大国心态、民族自豪感受挫,人们需要国家在这方面采取积极行动。
因此,在此次大选中,大多数人更多关注“面包”而不是“自由”。从2003年底国家杜马选举的结果来看,人们对民主制度、对自由派领袖不再抱有希望,愿意放弃部分自由来换取物质生活的实际改善。
具体而言,人们对自身的生活状况并不尽满意。大多数普通人看到的是工资和退休金的增加赶不上物价上涨。对他们来说,住房和公用事业改革、医疗改革、退休金改革意味着增加支出,因此,人们对短期内改善生活的前景不尽乐观。人们未能感受到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与自身状况改善之间的联系。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的人口并没有大幅度减少。
此次大选中至少有3位候选人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的这种要求稳定、提高生活水平的民情民意。这种要求和心理,将使普京政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民意基础和支持十分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