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31日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慈母的金钱观

文/千河

有部叫《商道》的韩国古装长篇电视剧,一位急需钱而却没有钱的善妈慈母,对自己担任商府大志板首席执事的儿子说:“一个人如果只知道追逐金钱,最终会变得眼盲、耳盲、心盲。”

善哉斯言,我称其为“慈母的金钱观”。

之所以把此“三盲”称其为“慈母的金钱观”,是在于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这样的真理:人,不是生来就爱钱财的,一个人会变得见钱眼开,甚至是唯利是图,六亲不认,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生活与工作环境、地位、需求等后天因素的影响的。

就说时下吧,市场经济,商品社会,在人们的诸多欲望中,对金钱的追求是少不了的,暂且不说赚钱盈利是生意人和企业家的本能,就天下芸芸众生,凡夫俗子而言,要生存,要做到一日三餐无忧无虑,供得起儿女上学,进得了医院求医诊病,就得忙忙碌碌地去挣钱。而如今政府又一再鼓励私人买房买车,所以,要想有宽敞明亮的楼房,出行方便的小汽车,那就更得拼命去挣钱。

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何况,金钱毕竟不是人生惟一追求的目标,倘若只知有钱而不顾其他,正如那位母亲所言“最终会变得眼盲、耳盲、心盲”起来。

不是吗,看看那些已被“斩于马下”的贪官污吏,有哪一个不是为追逐钱财而变得眼盲耳盲和心盲的呢?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些人,并非一开始就贪得无厌,他们也曾经廉洁敬业过,之所以会蜕变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蛀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金钱观出了问题。即,误以为“福禄贵贱,皆在钱乎”、“权力不会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金钱才是最可靠的”。所以,一朝权在手,便把财来敛,恨不得把天下金银财宝统统纳入自己囊中。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金钱一旦成为人生的惟一追逐的目标,人性中的贪婪就会迅速膨胀起来,灾难也就为期不远了。古往今来死于贫穷或饥寒交迫的官员可谓凤毛麟角,但死于敛财捞钱的,历朝历代不但有,而且多如牛毛,而这些年来被揭露出来的贪官污吏,个个就是在心灵被金钱扭曲之后,继而变得眼盲、耳盲、心盲起来,最终落得可悲下场的。

事实是,人,不会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送入坟墓。由此说来,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才能过好金钱关,在这一点上,郑培民面对身外之物的“铁石心肠”就很值得学习效仿。可是,在时下的社会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总喜欢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打得火热,说白了,就是想从人家那里得到点好处,但孰不知人家看重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手中的权。他们送钱送物,是想用钱买权而赚取更多的钱。所以,给你送的钱,并不是真心甜意,而是毒药、炸弹、手铐和子弹。谁若不信,那就请去问胡长清、成克杰和王怀忠好了!他们前车之鉴:清清白日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并非空洞说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