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4月15日
头版
01

“香菊风波”缘为何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 陕西商洛市最近发生的一起风波引起人们对国资权益“悬空现象”的关注:改制企业陕西香菊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香菊公司)3年前接受了700万元政府专项扶持资金,由于这笔资金的国资权益长期“悬空”,对这笔资金性质的认识也发生了分歧,商洛市政府在8个月内对香菊公司组织了2次审计、5次调查,成为当地人们纷纷议论的“香菊风波”。

据了解,香菊公司1998年改制后从陕西省政府争取到了700万元“省级医药专项发展资金”。陕西省财政厅先后两次,将资金拨给了商洛市财政局财政局于2001年4月前分批全部拨给了企业。香菊公司收到这笔资金后以国家资本金记账。

然而,这笔专项扶持资金至今都没有相关出资证明,企业注册资本也未因此而变更,虽然企业以国家资本金记账,但出资人在其使用、管理、收益等方面均未参与,国资权益一直处于“悬空”状态。

对这一“悬空”现象政府和企业一直“默许”着它的存在。去年,商洛市政府实施招商引资计划,建议香菊公司对外合作,被公司董事会拒绝。随后,有关700万元的国资权益问题也被摆了出来。商洛市政府认为,这笔“国家资本金”应为注册资金,只是香菊公司在收到资金后并未按《公司法》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变更增加注册资本登记,致使国家资本金没有依法享有相应的权益。为“维护国家资本权益”,从2003年3月中旬到11月中旬,商洛市审计局和受市财政局委托的陕西省天地会计师事务所两次对香菊公司进行审计,商洛市经贸委、财政局、监察局、法制办、公安局等部门又对香菊公司进行了5次调查。

但香菊公司表示,《公司法》规定,公司更改注册资本要由股东大会决定,政府要把这笔700万元“国家资本金”作为“股本金”,目的就是要把公司重变为国有控股企业,至于国资权益“悬空”问题并不应该由企业负责。

记者采访发现,“陕西省省级医药发展资金”是陕西省政府为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建立的专项发展资金,由省财政厅负责管理。虽然陕西省财政厅文件(“陕财工[1997]106号”)规定这个专项资金分“有偿借款”和“无偿拨款”两个类别,有偿借款需签订借款合同并实行担保,无偿拨款中属于补充项目资本金的按项目进度拨付,属于贴息项目的一次性将贴息资金拨付企业。但是,在拨付给香菊公司700万元资金的文件中,并没有明确资金是有偿借款还是无偿拨款,或是其他具体的使用方式,为其后出现“风波”埋下了伏笔。

有关人士呼吁,国资权益“悬空”现象暴露出目前政府在扶持资金管理方面的严重滞后,“香菊风波”就是因为这种管理滞后所带来的新问题。政府部门对此应抓紧进行规范管理,尽可能减少“悬空现象”引发的不必要纠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