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昨日铁路大提速
陕西境内最高提速路段为每小时160公里
(上接一版)
据了解,本次提速与前四次提速相比,其整体技术含量是一次飞跃。因为,火车的绝对速度受设备、技术条件、路网等多种限制,提速也分“硬提速”和“软提速”两个方面。“软提速”指:通过合理编排,改善运输组织管理,减少停站时间和次数来压缩旅行时间。“硬提速”指:改善路网,提高火车行驶速度。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历经四次提速,都是在压缩旅行时间上作出的文章,因此“软提速”的空间已到极限。而这次提速是重在“硬速度”的提高,重点在改造路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圣明称此次提速是“寸秒寸金”。
他说:“中国有6万公里铁路线,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半还多,居世界第三位。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家是客货分离,各跑各的,况且基础也很好。我国的铁路是客货混用,建设时没有过多考虑日后提速和客货分离跑高速的因素,尤其是铁路路基,线路曲线半径小、弯道多,整个系统提升难度大。按照计划,第五次铁路大提速,将火车速度提至160公里至200公里,意味着中国的列车“开新车走老路”在既有线路上提速,已越过国际“准高速”这个坎,实在是令国外业界惊叹的。这次大动干戈的浩大工程,与以前提速时对线路的修修补补不同的是,要加大大部分线路的曲线半径,更换提速线路的钢轨、道岔以及信号网络系统,其投入成本,用西铁分局一位专家的话说:“大到难以统计”。
尽管如此,面对又要重载又要高速的局面,广大铁路职工依然为第五次提速做出了艰难贡献,实现了再次提速。这位专家称“在既有铁路线上提速是一种伟大的技术创新”。
我省境内最高提速路段是陇海线的西安至宝鸡常兴区段,列车运行速度每小时160公里。对此,西安铁路分局从工装设备、成本费用、劳动组织、业务培训、技术标准等方面,均对提速调图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对西安至常兴160多公里的路线、桥梁,按提速标准要求进行了全部整修。承担重点施工任务的宝鸡工务段,还为此专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从今年2月份起,就活动在最苦最累的工地上,提前完成了机捣施工任务。
与此同时,该分局的车务、工务、电务、职教等部门还携手联动,对全体职工进行了以新设备、新技术、新规章、新作业程序和既有设备提速后的变化为重点的系统培训。
安铁分局也以本次提速为契机,提出“全员‘提素’迎提速”,将机务段453名内燃、电力机车乘务员、调度员等行车人员集中起来进行机车模拟运行技术检查演练,全面提升其上车人员技术业务素质。以保提速后的列车能高速并安全地飞驶于祖国的大江南北。
铁路提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当我们乘坐安全舒适的高速列车,看到窗外一闪而过的景物时,让人怎能不由得感谢这些为提速而做出巨大奉献的铁路职工们。
文/龙仁生 图/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