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4月28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形象 为了古城西安的容颜更加美 铁肩担大任 创新铸辉煌 告知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形象
03

为了古城西安的容颜更加美

——记在艰苦创业中谋求发展的西安市政机械管理所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

这是一个经济腾飞的时代,

这是一个开拓创新的时代,

这是一个铸就企业辉煌的时代!

西安市政机械管理所就是在这个非凡的时代,铸就的一个古老而又欣欣向荣的企业,一个如歌、如画、如诗、如梦般在同等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市政筑路队伍。

2000年,在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奏鸣和改革开放春风的劲吹下,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所长曹建民带着一批创业者在西安市北二环东段这个当时还比较荒凉的地方安营扎寨,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地处东北偏僻荒凉,没有通车交通不便,晴天尘土飞扬一身土,雨天道路泥泞两腿泥,夏天酷暑炎热大汗淌,冬天寒气逼人当大王,一天从早忙到晚,工作总是背朝天,活动没场所,休息没地方,生活没规律,设施不齐全,吃饭不方便,喝水更困难”,如今流传在工人们中间的这句顺口溜就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条件的艰苦,然而为了不辜负上级的重托,曹建民以身作则,起早贪黑的和工人们一起辛勤工作,常常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口唇干裂,而他却没有半句怨言,在他的思想里根本就没有“休息”这个概念,一年四季工地几乎都快成了他的家,在他的带领下,职工没有一个灰心丧气和打退堂鼓的。

而作为所长的曹建民更知道规范制度在一个集体里的重要性,自2000年以来,机管所积极参加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三合一”的贯标认证工作,以此推动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由于工作努力、扎实,2002年他们终于通过了“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成为西北五省乃至全国市政行业第一家通过认证的单位。以此为基础,他们又制定了与体系要求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使原材料从进厂检验到产品生产、出厂都有严格的制度进行控制,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人员之间也是职责明确,任务清楚,消除了推诿、扯皮现象,确保了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工作,他们在职工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结合“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的贯标认证,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加强督促检查,不仅杜绝了重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一般事故的频率也明显下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仅仅在几年的时间里,在曹建民和他的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市政机管所不仅顺利完成了新厂区的建设任务,而且还承担了南二环、北二环、西二环和东二环以及西沣、西宝,环城路的拓宽、钟楼广场、新城广场的改建、曲江开发区、杨凌开发区、郭杜科技产业园等的道路修建。在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中无不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

能打硬仗的新机组

市政机管所尽管豪气云天,所领导却始终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面对飞速发展的城市道路,1000型搅拌机的供料量已无法满足需求,1999年市政处率先引进安装了美国生产的LB-3000型沥青搅拌机,该机器自动化程度高,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具有日产3000吨的沥青搅拌生产能力,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西安市的供料难题。于是市政机管所从各部门抽调了精兵强将,组建了LB-3000型搅拌机组。

起初相聚在一起的职工相互之间都不熟悉,甚至于以前都不认识,而经过这几年的朝夕相处,他们都已经融为了一个大家庭。该机组现有人员15名,男性10名,女性5名,平均年龄33.8岁,党员2人,团员8人,初、中级职称5人,中高级技工7人,质检员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47.6%,该机组是一个有知识、有素质、有活力、有纪律的集体。

一个集体只有抱成一团,才能战胜困难,顺利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而要一个集体团结起来,靠的是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在LB-3000型机组中,有这样一个有着强大“粘合力”的人,那就是机组负责人戴新。戴新是一名中共党员,它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且思想先进,思维敏捷,它不仅自己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模范实例,而且还说服班组成员要积极向上。戴新同志与人和善,工作中从不吵喊班组成员,并且不管白天与黑夜,冬夏与春秋,他都身先士卒,每天坚持带领大家清理废料,打扫卫生,坚决不用民工,真正体现了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在工作中,他更是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他要求每个人都要把安全生产牢记在心,安全带、安全帽等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不允许工作,特别是在吨位奖的二次分配问题上,他坚持民主、公正、公开,遵循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的原则,制定了分配制度公开,分配结果公开和接受大家监督的两公开一监督政策。实行“月底结账,三方对面,专人审核,大家监督”的十六字分配方针,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奖罚分明,把班组建设带上了一条规范化的道路。他总是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对每个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关心倍至,有同志住院,他前往看望;有年轻的同志结婚,他尽可能给予帮助,这使同志们充分的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戴新同志的这种情感管理深深的感染了周围的每个人,无形中,大家的工作热情也日益高涨,集体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良好信誉赢市场

LB-3000型搅拌机的引进,标志着现代化企业的建设步伐。而随之应运而生的全自动化沥青生产设备的安装投产,大型运输车量的引进,先进可靠的ABG-525、423型摊铺机的投产使用,铁路专用线的启用,标志着市政管理所这支现代化筑路队伍已日益强大地昂首阔步在强者之林。

机管所在创业过程中,始终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扭住质量不放松,不断强化检测手段。2000年投资300余万元建起了一流的中心实验室,购进实验设备50余台(其中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进口设备9台)。2001年6月份,实验室获得了陕西省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书》,并于2002年2月被陕西省建设厅评为施工企业二级实验室。目前该中心实验室已具有砖、沙石、水泥、沥青、土工、混凝土、乳化沥青等九大项建筑道路材料的试验能力,切实有效的控制了产品质量,满足了国家的标准要求。管理的力量是靠质量来实现的,2000年市政机管所积极参加了企业贯标认证工作,提出了“提高质量、保证安全、持续改进、回报环境”的管理理念。根据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本所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整个过程都有严格的制度进行控制,步入了一个现代化企业的有效管理机制。

信誉是企业生存的保证,一流服务是企业取得荣誉的通道。2003年10月份,机管所承接了西宝线改性沥青的供料任务,面对气温低、运距远、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运输、施工要求条件高度困难,机管所在要求搅拌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生产技术工艺进行操作的前提下,组织了40余台大型运输车辆,并采取了有效的保温措施,确保了混合料的温度满足施工要求,切实有效的保证了施工按规范要求进行,受到了用户的好评,为企业赢得了声誉。机管所这种信守承诺,用户利益至上的态度,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态度和工作质量问题,它是爱岗、敬业、守信、高效等优良素质和高尚人格的集中展现,是先进企业文化成功实践的硕果。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长远的企业战略让机管所正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迈进。2003年下半年。商品混凝土拌合站又拔地而起,以巨人的英姿耸立在机管所生产区内,和LB—3000型搅拌站交相辉映,共同支撑着市政机管所辉煌的明天。

小家园里文明建设“花儿红”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职工工作场所、机关的办公条件也逐步得到了改善,和谐庄重的办公楼群,宽敞、明亮、整齐划一的办公场所创造了拴心留人的新环境,职工心旷神怡,干劲倍增。而机管所工会作为职工自己的家,不断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认真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积极从源头上依法履行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同时,紧紧围绕生产建设中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依法监督”的原则,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网络的作用,严格按岗位要求,监督正确使用配套的劳保用品和工具,促进和提高了职工安全、文明生产的自觉性和技能,切实保障职工的身心和生产工作安全。继续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筹建了职工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并为阅览室配置了桌椅、报架等。为图书室购置了各类图书,给各工会小组配置了羽毛球拍、象棋、跳棋等,努力为职工创建休闲、娱乐、充电的好环境。

为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机管所工会因地制宜的开展了寓教于乐的各项文体活动,比如冬季运动会、正月十五的猜谜语、抱气球、蒙眼睛敲锣鼓等,非典时期组织了全体职工开展户外羽毛球等有氧活动,提高了职工增强抗非意识和能力。

与此同时,机管所党支部自1998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以后,又瞄准了新的高度,制定了新的创建规划和措施,积极地为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首先党支部从重点抓好班子建设入手,开展“讲奉献、建堡垒、做先锋”的教育活动,做到“三提倡、两反对、三树立”(即提倡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反对讲排场、讲阔气的奢侈之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文选》、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平时,坚持以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以集中为主,自学为辅的方法,要求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全年不少于12个学习日,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不少于5000字。各股室负责人不少于3000字,职工学习不少于35个小时,学习笔记不得少于2000字。教育每个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人生的坐标,经得起市场经济的考验,立党为公,廉洁从政,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保持革命气节,严守党纪国法。开展“两思”教育,焕发一班人良好的精神状态,结合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统一思想,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努力克服“两张皮”现象,使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机管所大力培养先进典型、树立道德楷模,既宣传全国性重大典型人物教育广大职工,让全体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同时他们还组织职工开展了“学劳模、学先进、敬业爱岗做主人”的活动,在自己身边开展了评选十名优秀职工活动,大力弘扬楷模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来净化单位风气。几年来涌现出了莲湖区“文明市民”周胜君,西安市十大技术革新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得主张秋虎,拉车不松套的“老黄牛”焦荣昌,好学上进的青年沈建刚、技术改造“小能人”龚锦福……

企业发展了仍不忘坚持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他们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开展群众性的“扶贫帮困”、“送温暖”、“青年志愿者”、“交友帮扶”等活动,使活动的过程成为灌输正确思想,实践道德规范,弘扬社会新风的过程。党员、青年团员积极带头,走在“献爱心”活动的前列。在灾区人民危难之际,在抗击“非典”的高潮之时,全体干部、职工纷纷伸出友谊之手,积极踊跃的向抗击“非典”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捐款,并多次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奉献市政职工的一片爱心。为此,西安市红十字会为机管所颁发了“心系灾区、博爱民众”的奖牌。

机管所的成绩不容置疑,机管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单位,1999年被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1000型、3000型搅拌机组也分别获得了团省委、团市委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2002年度3000型还被全国市政管修行业思想政治研究会评为“最佳文明集体”。

坚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增强了全体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其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且还促进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加快了经济工作的步伐。自1998年以来,机管所完成产值年年递增,为其今后的更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今年花胜去年红,料得明年花更好”。眼下,市政机械管理所正朝着在两年内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目标奋进!

(白宝学)

西安市政机械管理所所长曹建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