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6月11日
头版
01

台海博弈 我方胜券在握

在台海博弈的历史上,2004年的初夏可能作为又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关节点而被记载。正因为“台独”走到了再不勒马就必然葬身万丈深渊的悬崖边缘,朦胧迷离的两岸关系棋局反而显得明朗起来。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陈水扁或许还在为他所谓“让美国满意、国际肯定、民众放心、对岸找不到借口”的精心包装自鸣得意,但三流棋手的自作聪明是掩饰不了战略上的浅薄的。

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台海博弈从未间断。前几十年,较量的焦点是“代表权”问题,即谁是中国的合法政府。90年代以来,随着李登辉和陈水扁大搞“渐进式台独”,斗争的核心逐渐转为两岸是否同属一个中国。“台独”渐进的过程,就是“台独”的危险本质的暴露过程。当“台独”之马奔到了崖边,“听其言、观其行”就完成了历史义务。

最近访问北京的西方外交官发表观感说:“过去严厉和尖锐的言辞被一种坚毅的决心所取代。”对他们由此得出的关于“军事打击准备接近完成”的结论且不评判,但所涉及的博弈各方意志力的消长问题却是一个值得研讨的。从“五个决不”的斩钉截铁和“两条道路”的不留余地,到以“一个中国”为前提的“七个远景”,我们面前出现的是一幅两岸关系的新景观,也是一座体现坚强意志的高大城墙。

台湾问题既是内战未了的结果,也是“冷战”留下的遗产,因而本属“家事”的两岸关系,实际成为在中国大陆、台湾与美国之间展开的一场三方博弈。到现在,各方应已完全摸清了彼此的“底牌”。从战略目标看,各方实际都面对“和平统一”、“和平独立”、“武力统独”以及“维持现状”这样几个选项。

大陆的最大利益在于“和平统一”,同时不排除“武力解决”的选项。“维持现状”是暂时的,尽管这可能是一个持续较长的阶段。不过,绝不存在大陆以任何方式接受“台独”的可能。这是因为,不允许台湾独立是13亿中国人民的不可违背的共同意志。

台湾当局的最高目标是“和平独立”,“维持现状”是一种权宜之计。但是,“以武求独”对于气壮如牛的“台独”政客们也是不敢吹的牛皮。这主要因为,不管台湾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情绪因为所谓“独化”发生何种变化,“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仍然是主流民意。据最近的民调,广义的“维持现状派”在台湾占84.4%。在“和平独立”与“和平统一”之间选择是一回事,选择战争或和平是另一回事。

的确,有一个“美国变量”的问题。利用台湾这颗棋子牵制中国的崛起,维护美国在亚洲的利益,这是美国的长期战略。如果美国将台湾“和平独立”视为自己的最大利益,这不足为奇。但如果理性主导美国战略,就不太可能允许出现“台独”引发中美战争的局面。《华尔街日报》最近发表《避免与中国开战》一文,提出“因为误判导致战争,将使多少美国人性命陷入危险之中”的问题。这种观点应该说有一定代表性。

如果“美国因素”起什么积极作用,那主要是因为看清了中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愿意承担最大民族牺牲”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美国亚太助卿凯利最近在国会的证词很耐人寻味。他说:“如果北京相信台湾要与中国永远分离,而决定必须阻止台湾走向独立,那我们阻遏中国威吓的努力可能失败。”正如台湾《联合报》说的,“要使美国人真正阻止台独倾向,最重要的是使美国人了解大陆真会因此动武”。

“台独”分子一直在玩“谁是懦夫”的赌博,一赌台湾民众会跟、二赌美国会帮、三赌大陆会让。要看到,在三方的意志博弈中,大陆最具有确定性和决定性。当13亿中国人制止“台独”的强烈意愿通过“统一法”上升为法定国家意志的时候,台海大势将进一步明确,国际社会的“一中格局”也会更加巩固。

台海博弈,时间和胜券都在因为正义而坚定的一方。因为,历史的车轮不会给脱缰的疯马让路。 (环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