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01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想起窑洞 七月放歌 献给世纪伟人 图片新闻 走进西柏坡 不变的诺言 小平旧居长联 把我带走 林黛玉的浮夸诗 凤凰涅槃待振翅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凤凰涅槃待振翅

记改制中的咸阳市植保机械厂

咸阳市植保机械厂座落在“南临人民路东靠火车站”的商贸黄金地段。然而,这个1965年建厂的国营企业似乎并不像它所处的位置那样,身价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步提高。而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渐衰落。到2002年,该厂负债2499万元,负债率高达86.8%,全厂500余名职工仅有70余人上班,一线工人月工资只有200余元。植保厂的希望在哪里?500余名职工的饭碗怎样端?

就在咸阳市植保厂“山穷水尽”的时候,2002年5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的陕西省咸阳市电子材料厂厂长助理曹书民来到这个濒临全面停产的“困难大户”,挑起了厂长的重担。这是怎样一副沉甸甸的重担啊—500余张“吃饭的口”一起向他张开,500余双“期望+疑虑”的眼神一起向他投夹……

曹书民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班子一班人想方设法、辗转筹措,为全厂职工涨了一级工资,并为200多名职工办理了下岗证,为100多名职工办理了低保,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扎实行动,打消疑虑,赢得了全厂职工的信赖和支持。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带领职工积极开展生产自救,2003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5.422万元,比2002年同期增加了114.847万元,增长了242.5%,销售收入102.15万元,比2002年增加了24.73万元,增长了132%。企业的就业人数一下从2002后的10余人增加到140多人,职工工资从2002年的200余元一跃增至800余元,并为100多名职工补缴了养老保险金,同时曹书民承诺:对每年参加高考的职工子女每人补贴100元,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工厂将承担全部学费,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每人补贴100元,使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从绝望的境地走上了希望之路。

然而,曹书民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曹书民又带领党委一班人,把植保厂这个“老牌国营企业”推上了兼并重组的市场经济的大道。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没有新产品好产品,一切都只能是纸上谈兵。但值保厂是一个建厂早、底子薄、设备陈旧、人员老化又无资金投入的老国企。针对这一情况,曹书民提出了“主业不放弃,发展新产品”的工厂发展思路,在搞好主业的前提下,广召贤、多筹资,用来发展新的,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目前该厂已与北京华能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成立了咸阳四方华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主要生产电力方面的高压真空开关。目前,这一产品正准备投入大批量生产,预计年收入将达800万元。该厂还与香港华邦国际集团就工厂下一步的改制、重组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目前对方已先期投入了368万元改制资金,后继资金还将不断注入。

改制、重组使植保厂这个老牌国有企业摆脱了以往改革过程中“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彻底来了个“脱胎换骨”,使一个“老大难”的国有企业一变而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工群众的利益始终被摆在首要位置。随着企业改制的一步步深入,该厂职工的工资从2002年的200元逐步增至现在的最高可达1800元。

目前,该厂新一轮的兼并重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在兼并重组预案中,职工利益的维护被具体到每一个人。任何一个职工都能从兼并重组预案中知悉自己的安置、补偿、养老等情况。

从生产自救到改制重组,曹书民以他超人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困难国企,在短短的2年时间里,如凤凰涅槃获得了新的勃勃生机。但曹书记却清醒地看到,前面的道路依然坎坷,因为获得了新生的企业仍要克服重重困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风浪,谋求发展。但他同时又坚信,重获新生的植保厂必将会像涅槃后的凤凰一样振翅高飞。 (刘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