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50年一遇”怎如此脆弱
纪卓瑶
原定于28日举行剪彩仪式、投资760多万元改建的徐州市济众桥,6月27日突然坍塌。
这几年,虽说大楼、大桥坍塌的消息时有所闻,已不足为奇,但徐州这条消息,还是让我格外地感到震惊。
济众桥改建工程是徐州市今年的重点工程。改建后的济众桥为双向6车道,防洪标准是50年一遇。“50年一遇”,意思很明白,就是说能够抵御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而改建后的济众桥怎地竟如此脆弱,居然没能等到人们为它欢呼、喝彩的哪一天呢?徐州市水利局负责人说,6月27日晨5时20分,古黄河河道开坝放水。现初步认定:在放水的过程中,水流的落差比较大。巨大的落差形成集中的涡流,导致引桥地基发生摇动,进而出现了桥体翼墙倾斜坍塌。据一名施工工人介绍,先是位于济众桥西首北侧的翼墙突然出现裂缝,随后不到半小时,翼墙下沉,部分直接陷入了古黄河河道中。“50年一遇”,就这么被简单几句“初步认定”推翻了。
“50年一遇”,是一个科学的概念,缘于对水文、气象、洪涝灾害等详实的历史纪录的科学分析、判断所做出科学标准(这个标准当然也包括古黄河河道开坝放水)。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作假。就桥梁建设工程来讲,从工程设计、施工到质量验收,每一个环节都得严格按照标准实施。新改建的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的徐州济众桥,为什么如此短命,在剪彩前就夭折?表面上看,很突然,也很偶然。显然,不是简单几句初步认定所能自圆其说的。说它是又一个“豆腐渣”工程,我以为决不会冤枉到哪儿去?
读罢这条消息,要是说还有一点点让我感到庆幸的话,就是好在坍塌发生在剪彩之前,倘若剪彩那一天万众欢呼、车水马龙驶向大桥,会发生怎样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