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12日
综合新闻
02

高温下作业的西煤机入

30度,35度,37度,在气温一直在这个区间上下徘徊的季节,当汗水长流的你因上公交车遭遇拥挤而气愤的时候,你是否发现旁边衣服早已湿透了的司机师傅,却正坐在发烫的发动机旁,专心致志的开车;当你因为外边太阳太毒而懒卧于家中的时候,你是否想过那些不顾太阳的暴晒,依然挥舞着铁锹的筑路工人师傅们,还有站在滚烫的马路上,有条不紊指挥着交通的交警,炼钢炉旁的炼钢工人……却默默无闻,也无怨无悔。本报推出的这组报道,也许会让我们发现,我们以为已经遗失许久而四处寻找的延安精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一台箱式电阻炉温度900—950度,不远处滚着热浪的淬火油池200多度,千余平方的车间内八台箱式炉同时工作,还有五个井式渗炭炉在旁相伴,车间温度该有多高。当我第一次站在西安煤矿机械厂热处理分厂热处理车间箱式炉6米开外不到十分钟时,浑身的汗水几乎打湿了衣裳。空气中弥漫着淬火的油烟味,看看工人,长袖紧口服在身,这么热的天穿的如此严密?看到我不解的样子,热处理分厂厂长张建安赶忙说,再热的天,工人也要穿的尽量严实,操作工最怕被火灼伤皮肤。

无论锻件或铸件,厂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零件要经过热处理工序,有的甚至要二到三次,这几天外界气温偏高又遇上厂里刚开发的采煤机新产品引来大量定单,热处理车间一片繁忙,炉子没有停过火。高温下工作,最怕的是中暑,为了工人能在一天温度最高时减轻工作强度,车间把装炉时间放在了温度相对较低时段,并允许工人在保温时间在外休息。张厂长指着地上放着的一套缸头和缸座说,这是昨晚十二点多从箱式炉里取出来的,晾了十二个小时,现在温度还有八十度左右,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他朝缸头上吐了口唾液,立刻飞起了烟雾。

与热处理并称火炉车间的是锻造和铸造分厂。赵建生是煤矿机械厂连续三年的厂级劳模,在锻造分厂锻压岗位干了二十九年,如今是小组长。车间内锻压件的击打声震聋发匮,两台1400多度的加热炉不时扑出火苗。赵建生和有着三十多年工龄的李西洲、辛卖道等工友头带安全帽,穿着长袖工服在往加热炉内送料、取料。刚出炉1200度,通体火红的小件料两人抬着送到锻压机下击打。汗水顺颊而下,整个车间内的温度平时在四十度左右。“要说热不假,可职工的情绪很好。你看每天有菊花茶往这送,车间里还有风扇降温。最主要的是分配制度改革了,付出与报酬挂了钩。每天干完活,就能算出自己的收入,工作上有动力。”赵建生一语道出感受。53岁的厂劳模王长安是铸造分厂职工。按说这么热的天,年纪又大应该在家休息,可从感情上他舍不下企业,实际上企业又离不开他。清砂割冒口是王长安一大绝活。见到他时,他正举着焊枪在割冒口,耳边80多分贝的噪音充耳不闻,车间飞起的粉尘落在头上也顾不上去擦。西煤机厂前几年不景气,工资待遇低,招不到技术工人,一些老职工出于对企业的感情,一直在一线工作。厂工会的李群说,为了稳定职工队伍,厂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在高温天气,生产车间都买了防暑降温品,生产条件也有了改善。更重要的是,随着企业效益的进一步好转,职工看到了希望,高温下作业少了怨言,多了奉献。

本报记者 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