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少儿读物 繁华散尽见危机
又到暑假了,王先生一改往年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的做法,选择了课外读物的方式,让娃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然而,跑遍大大小小的书店,面对林林总总的少儿读物,王先生父子却无从下手:四大名著读过了,《十万个为什么》读过了,《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读过了,现在该读什么?
三毛风光不再,孙悟空难敌哈里波特,安徒生童话已落伍,机器猫、唐老鸭、米老鼠叽叽喳喳来又悄悄而去,现在孩子念叨的是些稀奇古怪的名字——蓝皮鼠、大脸猫、魔法小仙女……确实,孩子的课外读物成了家长们关注的热点。
为此,笔者请教了某知名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韩老师。据他调查,现在有三类少儿读物最红火:一是《少男少女》、《米老鼠》一类的娱乐型刊物,二是《哈佛女孩》、《谁动了我的奶酪》一类的“励志”图书,三是《哈里波特》等引进的魔幻卡通。针对目前的少儿读物市场,韩老师进一步分析道,虽不乏孩子们喜欢的书刊,但总体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也很突出,主要原因有:1、少儿读物结构失衡,全国各地上千种少儿读物中内容相似的太多,重复出版挤占了市场份额,而且出现了“劣胜优汰”的趋势;2、传统应试教育仍根深蒂固,素质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学校、老师和家长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成绩上,重视作文、数理化等辅导书,没有给孩子创造读课外书刊的机会和条件;3、少儿读物市场盲目跟风,低级克隆现象普遍。比如《哈佛女孩》推出后,各种“励志”图书纷纷登场,这种读物受到家长欢迎,但面目相似,千篇一律,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培养;4、真正有深度的少儿精品读物匮乏,不少刊物办刊思想陈旧,栏目版式呆板,内容和孩子们的生活脱节,也缺乏热心为广大少儿服务的作者队伍,因而孩子们的抱怨比较多。
不少教育专家指出:少儿读物市场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亟需进行治理整顿,进一步优化资源,减少低水平重复比超,重视本土原创作品,用高品味、高格调、民族化的优秀读物,丰富充实孩子们的课外生活,让他们在广泛的阅读中,增长知识,开发智力,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