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找准突破口 拓展大特色
礼泉发展非公经济打好“三张牌”
本报讯 近几年,礼泉县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找准突破口,全力打造延长果业链条、整合工业资源、做优特色经济“三张牌”,使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大跨越的发展态势,非公制经济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
果业经济是礼县的特色,农民收入的85%以上来自果业,而每年至少有30万吨的残次果被白白扔掉。据此,县委县政府将目光锁定在延长果业链条上,招引发展果汁深加工企业,使投资3亿元的饮料食品生产项目很快投产。他们还在果品保鲜、贮藏、包装、运输、餐饮服务等环节延长果业产业链条,使包装企业突破300家,运输企业50余家,保鲜贮藏冷库26家,果业中介企业1200家,销售企业400家,通过这些非公企业,迅速形成一批新的果业产业链和产业群。
该县抓住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机遇,整合县属国有工业企业,通过控股、改制、兼并、参股等形式,大胆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实现了县域工业生产要素跨所制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出现了一批竞争力强的建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企业。在做大特色产业上,该县把发展非公经济的触角伸向广大的农村,支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到农村从事种植、养殖产业经营。他们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布局,先后培育起曹谈奶牛养殖场、跃马红堤葡萄基地、赵家崖山立奶牛养殖小区、新时坊铁皮加工厂等一大批种养殖企业和加工专业企业。
截至目前,礼泉县的非公有制企业已发展到8151户,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已超过5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城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呈现全面开花结果的喜人局面。可给农村富余劳动力直接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实现利税收入8500万元,真正使非公有制企业和组织成为工业强县、农民致富的依托和保证。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