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水星六大谜团待解
美国东部时间8月3日凌晨(北京时间8月3日下午),美国“信使”号飞船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启程,前往访问水星。“信使”号此次水星之行重在为六大问题寻找答案。
一、密度为何如此之大?水星的体积与月球相似,而其密度则比月球大得多,仅比地球略低,在太阳系内部的类地行星中位居第二。而如果没有行星自身引力对内部的压缩作用,水星的密度将比地球更大,科学家们曾根据其密度推测,水星中有65%是富含铁等金属的内核,这一比例约相当于地球的2倍。人们对此有多种解释,有科学家认为,水星在形成之初可能与地球更为相似,但太阳释放出的巨大热量或来自其他天体的巨大撞击,使水星后来部分丧失了外部的原始岩石层。
二、有过怎样的地质史?1974年和1975年,美国“水手10”号飞船曾对水星45%的表面区域进行了拍照,但“水手10”号所拍照片并未提供有关水星表面形成机制的足够细节。“信使”号上的仪器可拍摄水星整个表面,并分析其表面岩石的矿物和元素构成,科学家们希望能在此基础上确定塑造了水星表面的各种地质过程发生的顺序。
三、内核结构如何?“水手10”号曾意外地发现,水星拥有分布于整个星球的磁场。在其他类地行星中,只有地球具备相同特征。现今的水星磁场是该行星早期原始磁场的残余物,还是说水星内核并非完全是固体从而导致了磁场的形成?
四、磁场有何特性?地球磁场会对太阳风和太阳耀斑等太阳活动做出反应,经常产生高度动态的变化。“水手10”号曾发现水星磁场也会有类似动态变化,但该飞船的探测结果未能很好揭示出水星磁场的特性。研究水星磁场对于深入理解地球磁场与太阳的相互作用会起到帮助。
五、两极到底存在什么?1991年,科学家们首次根据雷达观测图像发现,水星两极环形山内侧具有很强反射能力,最为普遍的一种看法认为,这些区域存在着水。但也有科学家推测水星两极的沉积物可能由其他材料构成。
六、哪些挥发物至关重要?水星拥有极为稀薄的大气层,水星大气层中已知存在氢、氦、氧、钠、钾和钙等6种元素,这些元素据认为来自于各种渠道,通过不同方式进入水星大气层。“信使”号将借助多种分光计研究水星大气层的构成,并确定其中的各种分子究竟通过什么方式而产生。 (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