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快乐可以遗传
科学家发现,快乐是可以遗传的。他们证实,人的幸福感与其个性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个性绝大部分是由遗传所决定的。由此看来,快乐当然也深受遗传基因的影响。
《科学》的编辑罗杰·海菲尔德指出,基因控制着人大脑中五羟色胺的水平。五羟色胺是一种神经传递素,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对心情、情绪、睡眠和食欲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大脑中这种物质含量较低,人就比较容易情绪低落。一种被称为Tph2的酶最终控制着大脑中五羟色胺的多少。基因使这种酶产生不同的变体,研究发现,人体内至少含有这种酶两种以上的变体。不同的变体产生的五羟色胺水平高低大相径庭。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那么容易快乐,而另一些人则非常容易忧郁。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可改变大脑中五羟色胺水平的药物,氟西汀就是其中一种。一旦这种药物研制成功,人类就可以摆脱悲观的烦恼,永远拥有一个好心情。
同时,科学家还认为,影响快乐的不仅仅是基因。快乐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培养。人要学会培养积极的情绪,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始终让解决问题的冲动占上风。人还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适当控制内心的欲望。这样更容易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王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