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02日
头版
01

一个职工患病的四年间,单位领导和工会组织时刻惦记着他;二十多个工友在病床前轮换着守护他。为什么要这样,大家用行动在说:

职工的难事就是企业的大事

近日,本报记者收到了西铁三中高二(4)班同学靳晶的一封信,她在信中简单陈述了她父亲患病4年间,单位党政工领导及工友们对她父亲的关怀和照顾的感人事。她在信中说:“我父亲虽然刚刚去世,但那些曾无微不至关心他的伯伯、叔叔和阿姨的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中”。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靳晶的父亲叫靳发,是西铁分局客车车辆段车电车间的一名普通职工,于今年8月6日因突发性脑溢血抢救无效死亡。靳发患病前工作踏踏实实,为人处事认认真真,深得领导和工友们的称赞。他的家庭虽不富裕,但也和其他普通职工家庭一样充满了快乐和幸福。当2000年11月他患病后,这个幸福的家庭就走入不幸和贫困之中。

靳发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上有80多岁的老父亲,下有正在上学的女儿,妻子还没有工作。他一病,这个家就“塌”了。他患病住院后,妻子既要照顾一家老小,又要到医院陪护他,人没几天就熬瘦了,还要四处去借钱为丈夫治病。正是在这种极度困难中,车间工会发出向靳发捐款的倡议,共收到3900余元,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职工的家事就是车间的事”。为了照顾好患病的靳发,车间领导号召职工去医院轮流值班。由二十多个工长和职工组成的“陪护队”就自发形成了。据当时照顾过靳发的郭继鹏工长介绍,当时车间领导一招呼,工长们先站了出来,二十多个人,一人一天轮流去医院陪护,而且陪护主要在晚上。端屎倒尿,送饭喂汤,像看护自己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靳发。司东风工长说,这种轮流陪护后来还得到了延续。在靳发出院回家后的几年间,工友们还常去他家像在医院里那样照顾他,这一坚持就是4年。

靳发患病4年间,段和车间领导及工会组织时刻都在牵挂着他。端午节,粽子送到了病房;八月十五,月饼送到了家。送温暖、发救济金,车间领导和各级工会组织首先想到的也是靳发家。大家就是用这一点一滴的关怀和爱护陪伴他渡过了床上的4年人生。

8月6日,当靳发在大家的关爱下走完平凡的一生时,家里已穷得没钱办丧事。又是车辆段和车间的领导及时赶到,以最快的速度办置了他的后事。祸不单行,没过多长时间,靳发的老父亲也去世了,也是靳发单位帮着办的丧事。

在这一连串不幸的打击面前,靳晶和她的妈妈经受了家庭的最大不幸,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温暖。靳晶说她今后不知如何去生活?也不知她的学费谁来给缴?但她知道她不会害怕,只为她从父亲的事上看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的重量。 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