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成长的脚步
——访省劳模、陕西法士特齿轮公司总经理李大开
“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法士特的巨变,也就没有我李大开的今天。”这是记者采访陕西省劳模、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大开时他说的一句话。
生于1953年1月的李大开,虽然比共和国小了几岁,但他们这一代将生命的血液一点一滴地融入到共和国的成长之中,是共和国从贫穷到富强的见证人。李大开说他上小学时,正是大跃进时期,也是在那时,在老师的教导下,他给自己树立了“长大要当工程师”的远大理想。上中学时,这个理想好像被文化大革命所否定,读书无用论,让他觉得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心里失望极了。随后在浩浩荡荡的下乡之中,他来到岐山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两年半的时间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地道的农民。1971年,他被贫下中农推荐去陕西汽齿总厂建设三线企业。1976年又被企业推荐到吉林工业大学汽车专业学习。毕业回厂后就做技术员,再做产品设计室主任,之后从处长到副厂长、厂长,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共和国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他都经历了。
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的时候,经历了灾荒、大跃进、文革和下乡的李大开说他不会忘记那些艰苦岁月共和国所走的风雨历程,他对那些年月所经历的历史事件记忆犹新,更从心中感觉到了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福祉。在这个阶段,陕齿总厂从山沟里搬到了西安西郊,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在国企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法士特公司曾一度走入了低谷,有一段时间连工资都发不出来。1995年,在企业不景气的时候李大开走上了陕齿总厂的领导岗位,他担任陕汽齿轮总厂厂长、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总经理。在逆境中,他和厂级领导班子,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在改革开放的大局中寻找突破口,稳扎稳打,靠党的政策,靠全厂职工的团结拼搏,使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等各项指标不断创造新高、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不低于50%的速度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名列全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量居全世界第一,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名副其实的小巨人。因他对企业和国家所做出的特殊贡献,2002年他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2003年被评为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
李大开说他所获得的荣誉是企业给的,也是党和政府给的。企业的发展为他提供了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而他又把个人的荣辱融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之中。他个人的成长、企业的发展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和祖国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他的成长经历了陕齿厂巨变历程,企业的巨变又是祖国巨变的一个缩影。经历了55载风雨的共和国,在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诫人们,我们所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市场经济建设是强国富民的根本。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