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14日

陕西工人报国际 巴绑匪答应谈判破裂前不伤人 本色普京 布什裸体讽刺画引人瞩目 中国可能面临“石油讹诈” 美一女子因打手机嗓门高被逮捕 扭住环保不放松 依靠员工企业兴

当前版:第A4版:国际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国际
04

中国可能面临“石油讹诈”

国际油价一直高位运行,中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目前,中国每天平均进口石油300万桶,年平均进口石油用汇达350亿美元。因此,国际油价的每一次上涨,都对中国形成了巨大的生产成本压力。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油价研究室主任单卫国表示,中国仍有一半左右的石油能够自给。而且,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未与国际完全接轨,国际油价上涨直接导致中国消费者利益受损的过程,尚可以由国家政策与大型国企充当的中间主体进行缓冲。再次,中国近年来的“走出去”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正逐渐下降。

因此,客观地讲,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石油难关,而并非耸人听闻的石油危机。

业内普遍认为,此番油价上涨对于中国来讲,真正的危机在于,中国可能正面临一场在劫难逃的“石油讹诈”。近半年来,无论是石油生产国还是消费国,在解释每次油价上涨时,都将中国日益增加的石油进口量,作为重要原因予以强调。

随着伊拉克形势的恶化,“中国应为国际油价上涨负责”的言论首先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传出。这显然表明,美国在国内大选临近时,急于转移选民注意力的险恶用心。而在经济上,在西方国家看来,中国迫于石油进口费用的高涨,最终将向西方做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方面的让步。

而西方国家不负责任的宣传报道,将导致国际炒家针对中国巨大的石油需求,而人为抬高油价。由于目前国际油价的形成机制,因此并不能完全排除国际炒家的恶意炒作。

不过,“中国对国际炒家早有警觉,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制度,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面对目前原油、钢材、土地等价格的过快上涨,四大基地很难一下子进入实质性阶段。这其实是一个两难选择,而中国未来的能源问题将面临更多这样的两难选择。”单卫国对记者说。

(晓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