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探测狗”是对道德危机的拷问·陈旭·
许多对外活动较多、经常出入公共场所的白领们已经开始使用一种名为反偷窥“探测狗”的小电子设备保护自己的隐私。一场偷窥与反偷窥的“电子战”开始在普通人中间悄悄打响。“探测狗”虽然价格在千元上下,可一上市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一个更为庞大的市场来自于商务人士。专家分析,商务人士购买“探测狗”是为了防止商业间谍。
这一小小产品的热销,并不是一个好事情,说明了现在的人出门在外已经没有安全感,尤其是自己的隐私,随时都会遭受到他人的“偷窥”,而小小的“探测狗”却能起到监测、反偷窥之效。人们花上千元左右,带上它以作防身。
那么,都是哪些人在热衷于偷窥他人的隐私呢?是出于好奇,还是出于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让人们外出没有安全感,只好采用一些反击的措施。“探测狗”愈是热销,就愈显示出人们隐私的安全系数愈小,更重要的是,它显示出人们的道德危机已愈发严重。当人们的道德观念在滑坡后,甚至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难以控制的话,就会不顾及一切地去偷窥他人的隐私。“探测狗”的热销就是对人们道德危机的一个拷问。近日提请审议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规定:偷窥、偷拍他人卧室、浴室等隐私场所,或者窃听他人隐私的行为,将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行政拘留,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草案还规定,非法制造、贩卖或非法使用窃听、窃照、窃录专用器材,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日以上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这种行为的,处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寄希望于一部新的法律的制约和制裁,还要依靠人们的道德规范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应该自己管理和约束好自己,不要轻易去偷窥他人的隐私,让他人能有一个安全的生存和工作环境,如果大家都能这样的话,也就没有必要对他人有所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