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人在路上 路在心中
——安康公路管理局紫阳公路管理段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纪实
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图为段长:徐英平(左一)与党支部书记杜顺华(右一)共同商讨公路段的发展大计
紫阳公路管理段地处秦巴山区,现有在册职工258人,担负着省道S310113.8km(恒紫线40.7km,渔紫线73.1km)养建管营任务。近年来,该段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契机,以服务公路养建为宗旨,始终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扎扎实实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搞创建,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公路养建管工作的全面发展,公路段由一个后进单位一年一大步跨入安康公路管理局先进行列,先后获得了县市两级文明单位称号。
以精神文明为先导,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契机,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
良好的形象是一个单位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职工向心力、凝聚力的体现。特别是对于公路部门这样一个窗口单位来讲,形象建设尤为重要。紫阳公路段领导班子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借助创建文明单位这一良好机遇,重点抓了精神文明建设、整体素质提高和优质服务工作,为建立文明窗口单位奠定了基础。
2002年初安康公路局对段班子进行了调整,段长徐英平、书记杜顺华、副段长张良平和工会主席王平,认真总结以前创建文明单位的实际,把创建工作与公路建设的全面工作紧密结合。班子一致认为,“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贵在经常、重在落实,要落实好“文明单位重在建设”的方针,就不能是只抓一阵子,上一个台阶就歇上一口气,因此,新班子一上任,就制订了“一年打基础(摘后进帽子),两年出成果(消除挂帐),三年上台阶(创省级文明单位)”的发展规划,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主管部门具体抓,全段上下齐动员,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千斤重担大家挑,众人划浆开大船”的创建氛围。使“文明单位”创建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层层落到实处,事事件件夯实到人。同时,在创建活动中,结合公路行业具有执法性、经济性、服务性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不断地充实、完善创建工作的保证体系,系统地制定了创建工作的规划、实施方案、工作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建立了月初有安排、月中有督办、月底有检查,多方联动的创建管理体系,真正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落到了实处。
为了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单位的整体水平,他们在落实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的同时,制订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管理办法,立足公路建设,向管理要效益,实施了一手抓养建、一手抓经营的发展策略,班子成员明确分工,全力以赴谋发展,齐心协力保畅通。新班子上任以来,连年遇到洪水灾害,但他们带领全体职工冒着生命危险清除塌方、抢修便道,确保了公路畅通,并按期完成了辖区道路的修复,全面完成了养护任务。通过实施“两手抓”措施,仅去年多种经营收入就超过240万元,既消除了挂帐,又盘活了资金,为全段的发展开创了道路。
作风建设不但是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整体工作发展的要求,徐英平段长带领一班人率先垂范,要求班子成员少说多干,勤政廉政,把精神用在工作上,人人树立为一线服务、为道班服务的意识,用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几年来,段上4位领导每年出勤都在280天以上。段长徐英平刚上任不久就在抢险过程中,连续长时间工作,过度劳累,被摔断了5条肋骨,因公负伤,这位“躺不住”的人,只在医院呆了20余天,就戴着钢护腰带又上了水毁修复工地。因活动太早,致使骨头长错位。医生说,这将是他终身的遗憾。职工称他是个干工作不要命的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领导干部做出的榜样更能激发一个单位的活力。紫阳公路段地处山区,自然灾害严重,但职工没有因此而影响工作,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个用实际行动带领大家献身公路事业的领导集体。2002年以来,连年大雨给公路建设造成了重大损失,而每次都有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大家赶赴现场,组织修复,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水毁灾害中,每次才能按时完成任务,多次受到了上级的表彰。通过努力,路况质量达到上级计划指标要求,年均好路里程82公里,年均好路率为72.06%,养护综合值72.67,年末好路里程84公里,年末好路率为73.81%,养护综合值为73.37。
以人为本抓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增强凝聚力
“以人为本,多管齐下,努力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文化和业务素质”始终是他们创建活动的行动指南。几年来,他们坚持“既养路,又育人”的方针,结合实际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做到形式多样化、教育制度化、学习经常化,着力打造一支“热爱公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纪律严明,廉洁奉公”的干部职工队伍。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推动创建工作和全段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创建活动中,他们把抓干部职工教育做为首要工作,首先召开了创建动员大会,向全体职工公开创建工作思想,明确创建目标,并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增强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全员意识。同时,他们针对养护工作任务重、战线长、难集中的实际,坚持每周三以班股室为单位集中学习,每天晚上自学2小时,并给职工购买了笔记本和辅导材料。先后开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件、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件、毛泽东选集、胡锦涛讲话、公路法、工会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路建设养护知识等学习,在方法上把理论学习与道路养护实践相结合,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有效促进了不同岗位的工作。班子成员实行分片包班,进行辅导和督促检查,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爱科学、长知识的风气大涨,受教育率达100%。同时,针对单位的具体情况,鼓励职工通过自学等形式参加业务学习。现在,全段有中高级技术人才14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30人,继续在读大专以上7人,有129人取得了技术等级上岗资格证,有6人被评为省、市、县先进个人,段上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职工的观念得到了转变,整体素质大提高。
职工的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这是全段一班人的共识。为配合创建活动,他们开展了“岗位学雷锋、学徐良成,行业保畅通、树新风”等活动,先后在6个道班建立了“青年文明服务岗”,坚持为过往司乘人员和群众做好事,抢救肇事车辆伤员、协助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秩序等,并积极向灾区、贫困人员、困难职工捐款捐物。同时,段上把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首先在全段开展了“劳动竞赛”、“岗位标兵”等活动,形成了“人在路上,路在心中”,自觉护路、文明养路、安全畅通,舍小家、为大家的良好风尚,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为了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段上一方面投入资金,积极组织职工参加省、市、县等单位组织的各种活动,一方面开展蓝球赛、越野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和劳动知识、公路法、公路养护等知识竞赛,有效地促进了全段的精神文明建设,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先后被安康公路局评为“文明执法先进单位”、市交通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等。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段上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精神,在加强软件建设的同时,加大创建活动的投入,重点抓了办公区和住宅区的改造、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为职工创造了整洁、优美、有序的环境,做到了硬件、软件同步发展。
为了解决办公拥挤、环境差的问题,投资150万元,新修了一栋办公楼。为解决职工的住房困难,切实为职工办实事,通过职工集资新建了职工住宅楼,解决了14户职工的住房问题。针对外部环境“脏、乱、差”的实际,段上筹资30万元,对机关院内个进行了治理,改造了院前道路。同时,购置了办公设备,建立了档案室、阅览室、文化娱乐室。
道班大多地处山区,位置偏僻,工作和生活条件很差,更谈不上业余文化生活,职工后顾之忧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段上投资为道班维修了房屋,美化了院落,添置了电视机、接收器、象棋、羽毛球等文化娱设施和科技、法规、养护等方面的书籍,并安装了电话、太阳能热水器。
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的开展,全段职工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作作风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办公环境、办公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学习、娱乐有了场所,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单位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加强,全体职工发扬了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敢打敢拼,连续作战的精神、超额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良好的环境带来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现在,全段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公路建设的事业中去,为实现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目标和全段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文/青松 杜顺华
平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