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11日
社会·法制
02

县乡村干部吃垮小饭馆

“我们是小本生意,夫妻都是残疾人,人家光吃饭挂账不给钱,咱这小店实在承受不起。最多时13000多元的挂账收不回来,没办法只好关门。被欠账的饭馆不止我一家,还有‘清雅’和‘鸿运’两家,可这欠账还得想办法要。”铜川市耀县寺沟乡小饭馆老板仁光明,11月4日对记者如是说。

39岁的仁光明是耀县寺沟乡寺沟村人,夫妻俩下肢均有残疾,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从事繁重工作,还要抚养两个孩子,生活很是困难。于是在该乡的街道旁开办了取名为光明的小餐馆,两人起早贪黑,生意经营得小有名气,吃饭的人不少。村干部也常来,县上和乡上检查工作办事的干部在村长的引导下也来,按说来吃饭人多是好事,可这些人吃饭是光吃不交钱,先记账打白条。到饭馆关闭时共有欠条达150多张,少的一张欠10元钱,多的一张欠280元,总计13000多元,后经多次讨债还了4000多元,现在还欠8000多元。这些欠条都是挂在村干部的名下,吃饭的人有县林业局、计生局、矿产办还有乡上的。要说村里有个采石场,年利润在四五万元,可村上就是以种种借口拖着不还账,对此仁光明十分气愤,又十分无奈。早在1997年仁光明夫妻曾开了一家餐馆,就是被“公家人”吃来吃去不给钱,欠帐7000多元,后来彻底吃垮了。在几年的时间里,仁光明的两家饭馆被吃垮,现在一提起欠条,仁老板就心有余悸,无奈之下,不敢再在街道上开饭馆了,便承包了一家企业的内部职工小食堂,不再与“公家人”打交道,一来是要养家糊口,干餐饮多年有经验,二来经营企业小食堂只为职工服务,不存在吃饭不给钱的烦心事,图个心静。

图一:夫妻俩起早贪黑忙活到头落下欠条一堆。

图二:两人的残疾证。 柳影 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