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03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读书 书柜轶事 好个“两元钱一册书” 人就是他所读的 读书四喻□文/谷彦平 东欧与中国社会转轨之比较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读书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读书
04

好个“两元钱一册书”

□文/谭贤邦

重庆出版社推出了“两元钱实用知识丛书”。这套“丛书”想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下岗失业人员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了群众就业学技术的不少难题,所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该书在第四届重庆图书奖评奖活动中,荣获了“最佳图书奖”。

好个“两元钱一册书”!竟然逆时下图书越来越“精”,书价越来越贵的潮流而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并赢得殊荣。其中的原因何在?笔者经了解再细思之认为不过有三:一是该“丛书”虽不太起眼,但为“不太起眼”的书撰稿的编著者却十分“起眼”。据报上介绍,他们都是专业技术人员,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占了一半以上,有的还是学术有相当造诣的权威。由他们撰稿,书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二是为群众着想,具有针对性、适用性。此“丛书”文字通俗明白,一看就懂,内容多讲“怎么做”,一学就会;技术指导明确,一用就灵;三是价格低廉,考虑了农民群众、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的消费实际。一册书仅两元钱,用两元钱就能找到一位能教会一门生产技术的“老师”,确实很是划算。因此,它一面世便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当然在情理之中了。

从目前的图书市场看,一些出版单位出书只盯着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应有的社会效益。他们争相出大书、套书、礼品书、精装书、豪华书,而对普通读物往往不屑一顾。岂不知,如今让绝大部分需要书、喜爱读书且又并不富余的人掏钱去购买价格昂贵的“精品书”,的确不现实。倘若能在保证书的质量的前提下,针对工人、农民、学生等的实际需要,推出既有实用价值而又价值低廉的书,那么,不仅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而且于进一步促进图书业的繁荣,也是大为有益的。再说,书价低而购者众,经济效益也就在其中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