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敢用有“过”之人
·刘新·
做事难免有误,出现过失是正常的,问题是怎样看待这种过失和怎样对待出现过失的人。
古时秦穆公“不以一眚掩大德”,起用战场败北的孟明祖等后终获大胜,悟出了“使过”可操胜券的哲理。齐国高缭在相国晏子那里做了三年官,从未做错什么事,可宴子却把他辞掉了。原因是从来不曾指出他上司的过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说:“倘若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者。”以上例子,其一是讲如何使用过;其二是说如何对待过;其三是论如何看待过。在工作中,我们不是神仙,不会未卜先知,看透知道一切,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有错有过是自然的,无错无过是不可能的。不能求全责备,出现了错误,要总结分析失败的教训,不可“一过论终身”,否定一切“把人看扁”。如果我们都老揪着一点问题不放过,不但使有过的同志难以向前,而且会使其他人工作起来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向前闯,即使出现问题,有了过失,也不想言过、不愿言过、不敢言过,进而对出现的一些错误藏着掩着,甚至瞒着故意粉饰,这对工作是不利的,也是有害的。
敢于“使过”,是一种如何对待有过的方法态度问题,又是一种如何用人用才的问题。只有敢于“使过”,才能引导干事的人丢掉各种思想负担,敢于闯敢于拼,求得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只要积极上进,处事做事为公,即就工作上有失误,也是正常的。因此我们要教育人正确看待过,要提醒有关管理者正确对待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