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宝鸡市小康示范村——杨家店
记宝鸡市劳模、宝鸡币优秀党支部书记、陈仓区人大常委、杨家店村党总支书记张拉鱼
宝鸡市陈仓区磻溪镇杨家店村位于秦岭北麓、?镇渭河大桥以南,310国道穿村而过。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855户、3648人。有耕地3874亩。杨家店村党总支书记张拉鱼等一班人,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带领群众大力发展集体、个体、股份制等多种经济,快步奔小康。全村现有村办企业10个,集体固定资产上千万元,个体、私营企业151户,资产达300多万元,年国内生产总值556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820元。
从1989年下半年,由于村办企业产品质量不过关,企业不景气,负债累累,有的厂停办、有的厂人走厂空,有的厂入不敷出。群众议论纷纷、干部束手无策。该年冬,在全体党员大会上,大家一致推举张拉鱼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张拉鱼同志临危受命,他说:咱虽文化程度不高,但农村人有句话,男子汉要当英雄,绝不当狗熊。咱是共产党员,豁出来干几年,干的好,是咱的职责,干砸了,咱为村上赔个几十万填窟窿,全当交了几年学费。他就是以这种共产党员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挑起了重担。张拉鱼凭藉他的经济管理经验,一上台就提出“以开发桥南商贸小区带动多业并举”的大胆设想,并和村委会主任郭炳旭等积极筹划村上的发展蓝图。然而资金是困扰村上集体经济发展的拦路虎。他们多次到宝鸡市、县汇报寻求支持。在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怀帮助下,对桥南市场提出了分期开发,逐步拓展的实施方案。建起了两条桥南商业街。建起了磻溪宫大酒店,使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又恢复了朝气蓬勃的生机,响起了隆隆的机器声。同时还建成高标准的村办小学和两委会办公大楼。水泥硬化村街道和主干路面400多米,铺设人行道400多平方米。他们投资50万元计划打四个深井(现已打成2个),全村3600多口人用上了自来水。大多数人家住上了楼房。还为本镇偏僻的上河村20多户村民解决了搬迁问题。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桥南商贸区近几年由1997年的105户个体户发展到220多户,增长2倍多;招商引资200多万元,引资企业6户,吸引定居客户20多户。县、镇办事机构10多家。
为了积极响应宝鸡市委和政府关于建设畜牧大市的号召。落实区委和区政府关于建设渭河南万头奶畜基地的决策部署,杨家店村党总支把这项工作当作强村富民的大事来抓。去年7月份动工建设奶牛小区,一期工程完成70多万元,占地20亩,建房128间,可养奶牛300头。目前入区奶牛103头,日产鲜奶2400斤。二期工程防疫室、消费室等配套工程已完成房建,计划三期工程再投资70万元,扩大占地面积30亩,再增加奶牛300头,使入区奶牛总头数达600头以上。
杨家店村党总支书记张拉鱼等一班人不怕吃亏,不怕吃苦,自加压力,兴村强村,深得民心。村民们说:有拉鱼他们,我们啥都不愁。张拉鱼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村民心里有杆秤,只要大公无私,不谋私利,就会得到人心和支持。
杨家店村被宝鸡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示范村”,县级“文明村”,“治安模范单位”,“文物保护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张拉鱼三次被选为县党代会代表,市“优秀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等光荣称号。并被选为区人大常委,宝鸡市荣模。他表示将和大家一道用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双手去描绘和铸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姚建飞 卢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