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31日
北国周末-头版
01

但愿只是危言耸听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经济决定论在我国盛行不衰,有些人认为经济是影响一个国家决策的核心,只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国家就会自动强大起来,这种观点是怎样的天真啊!

里根执政期间任职的中央情报局情报专家彼得·施魏策尔在一本名为《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一书中,以第一手资料详细透露了美国搞垮苏联的四个主导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对苏联进行技术封锁,以便在与苏联进行技术竞赛过程中保持领先地位和消耗它的财力。

在与中国的竞争合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冷战时期美国对付苏联的战略痕迹。为了牢牢地把中国钉在世界工业食物链的最底层,美国甚至不惜牺牲本国厂商一时的经济利益,对中国实行歧视性的出口管制政策,特别是在IT等高科技领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计划引进集成电路和程控交换机技术及设备,由于美国政府的限制,美国出口商失去了几十亿美元的出口机会。最近几年,中国仍希望从美国进口电子元器件及其生产检测设备,但美国政府的歧视性出口管制仍阻碍着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

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增长,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一方面我们看到,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年均增速高达9.4%,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大量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那么在人类经济史上如此高的经济增长数字是怎么来的呢?

这其中奥秘在于我们大量资源的投入和财政、外资的推动。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支撑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生产效率——在过去20年并没有获得相应增长。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先生曾经不无忧虑地说:“未来,究竟这样一个资源配置的效率增长还能够持续多少年?潜力仍然是有的,但是这个潜力越来越小了,当发达国家进入之后,我们的后发优势也没有了,大家想一下,所有的中国企业原创的技术有多少,几乎是没有。由于后进赶先进容易一些,再过一些年,我们已经先进了,要再先进,就可能变得非常困难。”

由于失去了经济造血功能,经济规模在扩大,而中国自身却变得越来越虚弱——目前中国的贸易已经占到中国GDP的50%,其中一大半的贡献来自外资企业。截至2003年10月,我国外贸出口已持续14个月增长,速度接近或超过30%,经济对外依存度上升到了63.6%。而在2003年上半年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中,超过84%都是由在中国经营的外国公司出口的。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病态特征首先以资源危机的形式体现了出来。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之后,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近期出现的能源“三荒”(“电荒”、“煤荒”和“油荒”)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久前,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份《矿产资源与中国经济发展》报告。该报告指出,除煤炭以外,我国主要矿产资源都已告急。该报告认定“未来20-30年内中国现有资源的供应将不可持续”。

那么我们靠从国外进口资源可以解决问题吗?目前我国对外部资源供给的依赖性已相当突出,以至于中国的需求导致国际资源市场价格上涨。从国外进口资源本身不单单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一项军事行动。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怎样保证我们资源供应的安全呢?美国人说我们在军事科技上比他们落后20年,不管这说法正确与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们的确没冲出西太平洋的第一岛链!

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光靠经济规模大是不能屹立于世界的。一个国家经济不仅要大,更要强,而这就需要我们有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实力!

冷战之后,美国很快就将中国列为主要战略对手。只是由于“9·11”事件,美国才将自己的战略目标转向了世界岛的心脏地带,并在东突、台湾等问题上对我们做了一些让步。但从长远看,美国是不准中国过多染指世界资源市场的,因为世界资源是有限的。到时候,美国甚至可能会通过挑起台湾独立等手段引起中国内战,进而消耗刚刚积累起原始工业资本的中国。

是检讨自身的时刻了!中国的精英阶层不能自高自大,更不能自欺欺人。我也相信,中国经济可能还会在现有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有人说这种所谓“黄金增长”还将持续20年),但当我们只能为世界所有人加工鞋子的时候,由于失去了技术上的竞争力——经济造血功能——中国终将陷入经济长期虚肿增长形成的陷阱之中!!

(王育琨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