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13日
政经·国际
04

“神秘”人物阿巴斯

阿拉法特去世当日,原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总书记的马哈茂德·阿巴斯当选为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后来又成为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候选人,成为最有希望接替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领导人。早在2003年3月8日,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召开大会,阿拉法特正式提出任命阿巴斯为巴自治政府首届总理。在会上,媒体追逐的对象第一次不再是阿拉法特,而是阿巴斯。然而会场上的阿巴斯却刻意避开记者区的镜头,或侧脸托腮,或低头看稿,脸上几乎没有任何表情。

熟悉阿巴斯的人说,他博览群书,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使与主流相悖——公开批评巴勒斯坦人武装反抗以色列的“阿克萨起义”就是一例。2002年底,阿巴斯一改“低调”风格,公开批评巴勒斯坦武装起义,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抵抗。后来,他接受科威特一家报纸采访时说,“巴勒斯坦的孩子因为一些组织付给他们一个美元,就用自己的身体做炸弹……孩子还不具备判断能力,谁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这在巴勒斯坦内部引起很大争议,阿巴斯甚至遭到激进派别的人身威胁。但巴勒斯坦人普遍表示,阿巴斯的表态是“真诚的”。

外表理性甚至冷漠的阿巴斯也有“多情”一面。1993年签订历史性和平协议《奥斯陆协议》后,阿巴斯秘密访问出生地采法特镇,泪如雨下。有幸进入他办公室的记者说,几乎每次都看到他与孙女玩耍,是一个“慈祥、温和”的祖父。去年,长子马赞心脏病突发猝死,阿巴斯从此变成“工作狂”,马不停蹄地奔走世界各地,出席一个接一个会议。

1980年阿巴斯进入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后来担任执委会总书记。1994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之初,他没有在内阁中担任任何职务,但保持着仅次于阿拉法特的“二号人物”地位。(北青)

获胜后的阿巴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