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资产评估何时才能“名副其实”
编辑部:
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管理是国资监管的重要方面,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由于国资管理体制变更等方面的原因,政府有关部门对资产评估监管工作有所放松,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
评估中介机构选择不够规范。部分企业在改制、转让等经济行为发生时,擅自确定评估机构,这些机构往往按照企业的意愿,甚至其他合伙人的意愿进行评估,低评、漏评国有资产现象比较严重,造成较大数额的国有资产流失。
部分评估机构缺乏职业道德和从业能力,往往按照委托人意愿进行评估,或简化评估程序随意评估,造成评估结果失真,使评估失去了其应有意义。
评估行业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主要是企业纳入评估范围的资产在评估时被人为分割,形成多头管理,多次评估,重复评估,评估遵循的标准也不够规范统一,既加大了企业的改革战本,延缓了企业的改革进度,又造成了评估结果的不客观、不公正。
评估项目监管力量薄弱,措施不到位,有关法规形同虚设,监管部门对违反资产评估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处罚不力,资产评估质量不但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反而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程度的滑坡甚至恶化。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