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25日
头版
01

有梦就有希望

走进韩城矿务局下峪口煤矿困难职工郭银锁的家,眼前的景象让记者深感不安,他的家在近来记者采访的困难职工中是最为破旧的。房子是自建的简易房,在108国道旁一处低洼处,站在108国道上就能看见他家黑乎乎的屋顶和落了一层煤灰的院子。

今年53岁的郭银锁是下峪口矿伤残管理科的一名普通职工,每月工资只有400元左右,妻子一直没有工作,靠拾破烂和拾煤块补贴家用。他家的困难主要是因为郭师傅工资低,四个孩子全上学所致。现在三个孩子正在上大学,小儿子正读中学。这样的负担如泰山压顶般地压在郭师傅一家人的头上。他家有多困难,郭师傅说,一年四季吃几次肉就不错了,孩子上学,钱是最大的缺物,生活上就只好将就了。他说前不久,小儿子学校要收100元的补课费,他都拿不出来,还是矿工会的副主席张宽在家访中得知这件事后,悄悄给补交的。100元钱对别人来说是个小数字,但对郭师傅来说,为100元或几十块钱发愁的日子是常有的事。

陪同矿工会的同志告诉记者,郭师傅是比较困难的,是他们近年来重点扶贫的对象。走进家门,郭师傅的妻子出去了,他和一个刚从学校回家的儿子呆在家里。这么冷的天也舍不得生蜂窝煤炉子。做饭在垒的土炉子上,用的煤是妻子拾的煤块。屋子里黑乎乎的,进门的房子的南墙还有一条大裂缝,人是不住的,只好用作厨房。从墙上挖的一个土门进去,就是大卧室,再大也只有六七个平方米,摆一张床和一个茶几就没有多少剩余的地方了。一张床平时睡三个人,儿子、女儿放假回来后,全去同学家借宿。一个别人送的17寸黑白电视机是家中比较值钱的东西,其余全是破烂似的东西。打开橱柜,里面的米面已剩下的不多了,郭师傅说最近准备买一袋面过年,手头没钱,准备借点钱。

家里够穷的了,但郭师傅看上去还不太悲观。他说,这些年都熬过来了,再熬几年,孩子大学一毕业,有了工作,条件会好起来。“人就是这样,有梦才有希望”,他想他家的困难是暂时的,儿女们有出息是他最大的希望,工会等组织的关怀是他战胜眼前困难的最大依靠。

临走时,郭师傅拉着记者的手说,在下峪口矿有困难的职工很多,他要告诉大家,有困难,但不要怕困难,只要想办法去战胜困难,困难才会越来越小。 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