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民营经济的制度保障体系正在形成
半年前,一些人还在担心民营经济会不会因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而放缓了发展的脚步;半年后,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民营经济的纳税总量、新增就业量、产出增长率等经济效益指标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认为,从法律、政策、舆论等多个方面来看,现在都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建国以来最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正在形成。
《物权法》今年有望出台
去年3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确定了合法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的原则。孙晓华认为,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合法私有财产保护范畴不明确和保护力度较弱等问题,合法私有财产不被剥夺并传至久远,而今年两会有望通过的《物权法》,更将为民营经济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铺平道路。
孙晓华谈到,不少民营企业对具体执法还有忧虑,各地执法人员认识水平不一,确实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全国工商联作为联系政府和非公经济的纽带,希望可以成为民营企业的娘家,在维权方面更多努力。
首次专门就非公经济发文
孙晓华说,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民营企业家们最关心的市场准入等问题,是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极大鼓舞。
据了解,这是国务院第一次专门就非公经济发展下发文件。文件指明,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和管理,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民营经济进入理性发展
2004年统计显示,去年民营经济在就业增长率、纳税总量、出口额等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上,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孙晓华评价说,民营经济已经进入理性发展阶段,很多企业开始研究自身发展周期与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的关系,明显注重企业与整个社会经济的融合,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都有很大增强。
孙晓华满怀信心地说,预计未来五到十年民营经济将保持30%的出口增长速度,每年吸纳一千万新增就业人口,尽管目前社会上恐私仇富的心理还没完全消除,甚至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认识还有偏见,但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正在朝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推进。 (陈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