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3月11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社会百态 防止“拉美陷阱” 老马找活 硕士竞争倒插门 上海出现首个女性人才市场 走近周至“临时党小组” 六旬老汉深情为妻捐肾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社会百态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社会百态
04

六旬老汉深情为妻捐肾

为了挽救患尿毒症十多年、如今接近病危的妻子,60岁的孙增林近日捐出肾脏,这是第一对捐肾给配偶的上海夫妻。尽管医生手术前再三提醒孙增林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但他坚持认为,只有捐出自己的肾给妻子,才能表达两人患难与共的深情。

大学同学患难结发

60岁的孙增林和61岁的沈建华是西安交大热处理专业的学生,大学6年,两人相知甚深,1969年大学毕业时,两人一起被分配到条件艰苦的甘肃陇西,不久,两人结发为夫妻。

沈建华说,他们的感情是患难中培养出来的,36年来,一直同甘共苦。刚结婚一年,他们被分配到寒冷的大西北青海,在那里呆了整整15年。南方人受不了那里的天气,体质较弱的沈建华一直怀疑自己就是在那里落下了病根。

孙增林则认为,妻子的病和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上大学的时候,妻子就一直吃得很少,每人每月定量的口粮,沈建华多出的部分总是悄悄送给了他。在青海的15年,他眼里只有工作,常常一早出去,工作到十一二点才回。“也许,是我累坏了她,”他说。

“她若不在,活着无趣”

结婚36年,照顾病弱妻子的历史,倒有15年。从1990年开始,妻子被查出处在尿毒症初期,一直靠做透析维持生命。孙增林说,这15年每天都是度日如年,因为每天都要看着妻子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

年前,妻子的病越来越严重,需要换肾。孙增林的第一想法就是:我的肾给你!妻子于心不忍。丈夫说:“我的身体就是我们的共同财产,有什么不妥?”

“36年了,我们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如果她不在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孙增林告诉记者,不管妻子换肾后到底能活多久,只要她再好好地活上5年,就心满意足。

血液配型惊人相似

对丈夫的热心要求,沈建华开始只当玩笑听,她想,丈夫和自己配型成功的比率实在微乎其微。结果,孙增林年后认真地去做了次检查,发现两人的血型竟然都是B型,而细胞也比较相似。“真是不可思议!”

主治医生、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朱同玉教授也发出感叹,虽然老年人捐肾先例很少,但他为这对夫妻间的感情所打动,决定支持他们。

上午7时,孙增林首先进手术室,医生通过微创手术为他取出一半的肾。10时左右,沈建华也被推进手术室,如果手术成功,她将带着丈夫的肾和爱一直活下去,白头偕老。 (陈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