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人多岗位多
本报讯 记者昨日在咸阳市总工会举办的春季大型免费职介洽谈会上看到,前来应聘参会的人员有1.2万余人次,但整个洽谈会准备充足,会场秩序井然,先后有4000余人当场与用人单位签订或达成了用工意向。
此次洽谈会场设在咸阳市体育馆内,上午九时许,120余家参会的企业和用工单位摆好架势。前来应聘的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将现场给挤得满满实实,到上午十时左右,人员是最多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当地一些企业参会外,广州、深圳、江苏、山东等外地企业也前来或委托他人参加招聘。据咸阳市总工会副主席梁立昌介绍,他们在会前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通过给“长三角”、“珠三角”用工企业发信息,邀请劳模单位和在咸国有企业积极参会等九项措施,确保参会企业的数量和质量。
此次招聘的企业涵盖了机械、电子、医药、保险、纺织等十几个行业,其中对有一定经验的技术工人需求比较大,待遇也不菲。如广州一家企业给机械工程师月薪达5000元以上,但还是没有招到合适的人员。对普通工需要量大也是此次会上的一大亮点,深圳启悦国际公司一次要800名普工。
从洽谈会上看到,现在求职者除对工资、劳保待遇关心外,对休假等权益也非常在意。一位来自二棉的下岗职工对记者说,她被一家纺织公司看中,但他们每月只休一天假,她便不想去。“哪怕工资低点,休假等其他待遇好点也行”。所以求职者还是喜欢到国有企业就业。咸阳偏转集团招聘10名技术工人,一会儿就招够了名额。咸阳一家医药单位,只要30人,却当场签下用工协议有80余人,用工单位还有很大的自主权。
参会人员多,提供的岗位多,最终达成协议的也比较多,但会场秩序却比较好,是此次洽谈会的显著特征。正如一位江苏的企业代表所言,在陕西他们也参加了几次用工洽谈会,但这次感觉最好,会场内不许吸烟,人虽多,但没有以往洽谈会乌烟瘴气的感觉。加之工会组织得力,又是免费的,对用人单位和应聘者服务热情周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