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3·15何时变成365
·吴睿鸫·
“2005中国消费维权论坛”上传来消息,2004年的3·15至2005年的3·15这一年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根据各地消费者的投诉,目前质量问题最严峻的是食品安全,其次是“坑农”问题、手机质量问题、网购和短信不规范、房屋质量不尽如人意、旅游遭遇欺诈等也是投诉热点。
每年的3·15,都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在这样的关注下,消费者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往往很快会得到积极回应,能够“迅速解决”,在强烈的聚光效应下,官员格外积极,企业格外“配合”,于是民间期望日高,申诉者日众。
于是乎,3·15已成为了一种短暂的定格,成了一个短时间的“聚光”。作为一名消费者而言,在天天过节和“节日”泛滥成灾的背景下,消费者更是希望3·15不被异化和滥用,不被低端化地表达。一年一度的3·15,确实能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终归还是好事。但这样的“3·15效应”,能否持续演变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则成了消费者日夜期盼的理想。
众所周知,仅有3·15是不够的。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具体困难,维权任务,应该更多地交给有制度保障的日常渠道,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从而形成商家自觉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