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国有企业靠什么做大做强
企业必须注意到的是,改革必须充分把握好职工承受力这个度。如果职工承受不了,改革就难以进行下去。我们要在无情调整中体现有情关怀,认真听取职工意见,妥善安置职工生活。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面对全球化的生存环境和竞争格局,国有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增强企业活力、凝聚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不仅关系到一家企业甚至一个产业能否生存、发展和壮大,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显然,在能力说话的时代,活力、凝聚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赛跑能力”,缺乏或者弱化,都将面临落后乃至淘汰的命运。
改革开放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都在同样的建设和发展环境中展开竞争。国有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注重内部环境的改善,最重要的就是激活人的因素。解决了人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企业发展动力问题。与其他企业相比,国企的优势是国企内部稳定的劳动环境、和谐的干群关系,是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稳定发挥。
国企的优势从哪里来?靠改革。国企的优势不是与生俱来的。相反,多年的计划经济还给职工留下了不少惰性,给企业带来了一些弊端。挖掘和发挥好国有企业的优势,就必须坚持改革和勇于创新。不推进改革,国有企业长期积累的某些深层次的弊端就不可能铲除,而不从机制和制度上寻求突破和创新,就不可能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更不可能保证职工的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持续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也就不可能充分释放。企业必须注意到的是,改革必须充分把握好职工承受力这个度。如果职工承受不了,改革就难以进行下去。我们要在无情调整中体现有情关怀,认真听取职工意见,妥善安置职工生活。
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还必须要靠机制和制度保障职工作为企业主人的地位落到实处。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对改革改制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焦点问题,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要时时刻刻把职工的冷暖挂在心头,设身处地为困难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只有真诚地对待职工,尊重职工的要求和梦想,才能逐步建成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才能把向心力、凝聚力整合在企业这条大船上,驶向共同的目标。
(原载《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