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数码相机猫腻多
本报综合消息 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日抽查了北京、上海、西安、广东、杭州等四地销售的数码相机,并公布了最近一次的数码相机全国市场抽查结果:近4成产品不合格。
技术指标动手脚
对于一些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品牌,除了以低价作为一种手段,在有关相机的技术指标上“动手脚”也是它们的销售策略之一,比如虚标像素值和变焦值。
据知情人士介绍,这是某些厂家的花招,按照CCD(感光合组件)的标准,300万像素的相机经过内置软件进行插值运算后,图像可以达到500万像素的标准,但是经过插值后,一些图像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坏,也就是说,这台相机的实际像素只有300万,500万是虚标的数值。此外,夸大数码相机的变焦性能也是一些商家惯用的手段。
进口品牌也玩猫腻
据介绍,一些进口产品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对销往中国大陆的产品使用低档的元器件,比如用成本更低的CMOS(可读写RAM芯片)替代CCD(感光合组件),而不进行相应的软件设计和升级,消费者买到这样的相机,花了钱却出不了高质量的照片;还有的进口相机闪光灯功率不足,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如果没有明确的标示,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应该大于6,但是一些进口机器的数值往往比6还要低,达不到该具备的闪光作用。此外,取景视场不同步、成像均匀性差等也是数码相机不合格的表现之一。
(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