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3月25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 李宗仁的“国军观察” 流失海外的国宝 墨梅 地平线上的轰鸣 作家“跑题”说明什么 ·题画诗· 我读,故我在 书信情结 读书抄录做学问 哭笑不得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03

我读,故我在

张思鸿

笛卡尔曾经说过:“我思,故我在。”不难想象,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没有比“思”更为重要的生命符号了!与笛卡儿相仿佛,对于一个早已把心交给书本这个俄斐斯特式的情人的读书人来说,还能有什么比阅读更能诠释生命贯穿人生的音符呢?因而,邯郸学步式地模仿大师,说:“我读,故我在”,并把它作为生命的图腾,作为对大师的心祭,也便不能说是东施之效的了。

我读,故我在!儿时每每暑假,村西小河谷里我将三五只羊儿赶下河滩去随意吃草,我便拿出心爱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画皮》等小说或连环画,深深地陶醉在文字和图画交织成的美妙世界。

我读,故我在!又一件值得记忆的事便是到了初三,得到了五六份《青年文摘》,为不让娘操心,我便偷偷地寻来装粮用的粗麻袋子,挂在窗帘内侧,遮住灯光,美滋滋地独享“偷读”之乐,竟常常通宵达旦。

我读,故我在!大学的日子是美好的日子。但在我看来,更是读书的日子。除了上课之外,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学校管理条条框框多,晚上一过十点半,宿舍里便统一关灯,我只好在教室里插了台灯偷读。三年里,台灯虽被校警没收过好多次,可那阅读带来的酸甜苦辣、滋滋味味却深深地铭刻在心。

我读,故我在!这并不是说,阅读是我生活的一角,生命的一色,而是生命的全部,是人生的真本,是生命永恒的一种定格。在我看来,“坐拥书城,何劳面南而背北”,太有些霸气了;“红袖添香夜读书”,有点儿娇气的了;“头悬梁,锥刺股”,却总有点革命先烈上老虎凳的感觉;囊萤夜读,孙康映雪,三更灯火五更鸡,都有点儿局促的了。唯有如钱钟书先辈者,困而眠,醒而读,不急不缓,不愠不火,赏心处手舞足蹈,激愤处拍案而起,伤情处嚎啕痛哭,浩叹处仰天长啸,一言出则为天下法,一蹈足而为世人轨,才有资格言“读”!

我读,故我在,还有一个更最为根本的理由,就是读书应该是不问目的、天马行空、极为自由的个人行为。欲读则读,不想读则抛书九霄云外。想读什么,便读什么,惟以爱好为由,不分良莠,不论上下:正史堪读,野史亦可;文史堪读,理化亦可;名著堪读,琼瑶金庸亦无不可;政治回忆录堪读,地摊文学手抄本亦无不可。有人说,怕中毒。我则说,怕中毒别读书!有人说,读不慎,怕变坏。我则说,不怕变坏,单怕不知何以变坏,则无以救已变之坏!如此看来,则读书全凭兴致,与父母唠叨无关,与师长谆谆无关,与考硕士博士无关,与升官发财无关,与飞黄腾达无关,与亿万富翁无关,只与读书有关。爱读便只是个读,便只是个日以继夜地读,便只是个夜以继日地读,便只是个“晋信书”地读,便只是个往受活死里地读!中国麻坛尚有许多“麻迷”,揭了个“独独炸”,欣喜之余,驾鹤西去,成为“麻坛”一大美谈。至今,中国却尚无一读书人,因了读书之兴,猝然而死,为读书人挣回点儿“面子”。我爱读书,尚能如此死,则幸甚至哉!

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我则说:“无限相信读书的力量,是我人生信仰真谛的唯一!”让时光再倒流百亿年,让我再活千万世,我仍会矜持而又执拗地对世人说:“我读,故我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