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3月29日
头版
01

硬队长——张林川

作为陕西苍村双龙煤矿炮采队长,张林川这位有着二十五年矿龄的老煤矿,是陕煤建司劳动模范,谈到工作,他说也像过日子一样,要讲究方法。

身勤,张林川从工人到班长,从班长直到现在的队长,凭的就是勤快、肯干。2002年8月,矿上安排炮采队完成1203工作面SD-80型皮带运输机的安装任务,安装地段环境差,时间紧、任务重,张林川经过实地分析后,身先士卒,每天坚持跟班在井下17-18个小时。下设备、打基础、搞安装,脏苦累和难度大的活他亲自带头领着干,饿了吃方便面,渴了喝凉开水。他还打趣的说,这才是干煤矿的艰苦作风。五天后,安装、调试一举运转成功的皮带输送机拉着闪亮的乌金开始工作了。

心细,人们说张林川干工作丁是丁,卯是卯,只要是他经手做的每根线头,布置的每台开关,拧上的每颗螺丝钉,都成了安监科的“免检产品”。时间长了职工戏称他:“张队长不是让工人采煤,而是教学绣花。”就是因“绣花”,2002年9月,张林川组织工作的1301工作面因支柱成排成行一条线,煤壁平直一条线,运输刮板一条线,顶梁头铰接一条线的“四个一”闯出了水平,率先走在了全公司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前列。2004年,炮采队全年累计生产原煤18.6万吨,达到了省甲级炮采工作面的生产水平。截至目前,全队已实现安全生产1500多天。

机灵,2004年8月底,1301工作面运输顺槽距运输机头500米处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冒顶长度达40多米。通过矿灯的聚光点看去,冒顶高端迷迷茫茫,像下雨般的残渣碎片淅淅沥沥往下掉着。看到这个场面,熟知顶板周期来压特性的张林川知道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他果断地撤离了现场人员。十几分钟后,矿领导、生产科技术人员几乎同时赶到了事故现场。看到这不成样的巷道,大家心里明白,要想尽快恢复生产很难。张林川灵机一动,急忙提出沿煤帮掘进重新布置一条运输巷的建议。这条稳妥的再生产方案,不仅可以节约重新支护冒顶区的大量材料费用(经估算需8万元),而且还可以保证安全生产,做到关键时没有掉链子。

用情,张林川平时除了上班外,还常去一个地方,就是队上的“职工之家”。在那里,他可以放松工作压力,与职工谈天说地,议国事、家事、天下事;在那里,他知道谁家麦子没收,需要人手;在那里,他知道谁最拿手唱的歌,谁最爱看那本书。职工同忠于因做生意赔了本,家庭始终摆脱不了困境。到矿上班后,他的工资除了还债外,还要养活一家六口人。2004年6月,同忠于的父亲有病急需住院。接到电话后的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借钱。经济并不富裕的张林川听说后,组织区队班子成员凑了2000元交给了同忠于,他嘱咐说:“回去赶快给老人看病,再要用钱就给我打电话。”一句暖心的话,使同忠于无以言表。

本报记者 刘公望 通讯员 张战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