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伥传媒”
钱钢
“伥传媒”这名字是我杜撰的。词典上解释“为虎作伥”的“伥”,是传说中被猛虎咬死后变成的幽灵,在变成幽灵后它会引导猛虎去咬别人。杜撰出“伥传媒”,是因为大开眼界,读到了60年前几份沦陷区的报纸。
1945年初的上海街头,报童喊叫的还是那些历史悠久的名字:《申报》、《新闻报》。但它们其实已经是“伥”,在帮老虎咬人。
这里没有《大公报》。《大公报》不投降。隆隆炮声中,其一部分先从上海退到香港,再从香港退到桂林。它们不但不当“伥”,两次被迫退离时都发表告别社评,挥泪陈词,请留下的同胞坚守气节,保持清白。
多数报纸以一“死”保全名节;少数报纸一夜变色,昨天还疾呼抗日,今天已乖乖地报道“皇军进城”。还有的,如《香岛日报》,是日本人进香港后,“借用”一家停刊报纸的机器新开的。日本占领者的新闻管制极其严苛,在香港,日本“占领地总督部”下设“报道部”,“报道部”又下设“新闻班”。一九四五年农历新年前.“新闻班”新班长上任,据称是“名记者”的这位松尾先生,一就职就去记者俱乐部,说是和香港记者“恳谈”,听腔调,十足的居高临下:“目前许多谣言,纯系子虚!”他要“站在民众前锋喉舌之新闻记者”大力宣传“圣战之意义”,“当以必胜信念,尽其执笔责任”!
仇英反美,是这些报纸的立场。它们说,世界人民所以遭此空前之惨祸,莫不皆由贪婪无厌之英美帝国主义之野心造成;美国燃起制霸世界之野心,“均为犹太资本家所煽动”;报上还有德国元首希特勒痛斥“财阀制度之社会”的讲话:“自由时代已成过去,民主主义之复活已完全失败,各国未能觅得社会改造之真正途径者势必混乱。”
战场上轴心国正焦头烂额,后方的媒体必须扑灭“谣言”。于是在沪、港的“伥传媒”上,可以看到“日本飞机生产急速进展”、“日本海军新锐飞机雄姿”等宣传图片.看到“渝美空军放弃华南基地大陆空中优势粉碎南京上海台湾冲绳今后或可安枕无忧”等“正面”报道;和各种“鼓舞士气”的口号:“顺应盟邦德国之胜利”;“瓦解重庆”、“争取人民”、粉碎英美制霸东亚之野心!”
然而,在“为护国而牺牲之日军将兵,以特攻队为先导,全军以特攻精神继续奋斗”这样的文字中,透露出战争的惨烈。我甚至看到描写日本自杀式飞机(“特攻队”)冲撞美舰的恐怖报道:“一机命中敌舰船,一机命中敌战舰、立即沉没”。
“伥传媒”当然是中国人办的。这是些什么样的中国人?我知道其中有个叫陈彬龢,日本占领军委派的上海《申报》总编辑。其实,1930年代初,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申报》总编辑,他主持下的《申报》,发表激烈批评国民党政府的时评,蒋介石下令让他离开。被迫“辞职”后,他参加了宋庆龄等在上海发起成立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曾经的民主斗土,怎么成了“伥”?
史料阙如,求教各位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