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心为职工所系利为职工所谋
——甘泉县总工会工作纪实
甘泉县总工会主席贺志中
甘泉县,因城南神林山麓美水泉而得名,山清水秀,风光优美。岁月鸟翔过金秋的灿烂、严冬的岑寒,翔过绮丽地绿水、俊秀的青山,衔来一个崭新的甘泉。迎着丝丝春雨,笔者踏上了这块沃土,慕名采访了县总工会主席贺志中同志。
甘泉县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展迅速,干部职工众多,而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是工会工作的根本,作为县总工会,既要充当“家长”的角色,又要兼顾“保姆”的角色,如何协调两个角色,管理好这个大家庭呢?作为县总工会主席的贺志中深感肩负责任重大,不曾有些许懈怠,不断的钻研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
“要改变工会工作传统思想,就要拓展工作思路,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就工作论工作,工会工作就没有生命力”,贺主席如是说到。
县总工会又是怎样拓展工作思路,锐意创新的呢?
首先从优化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做起,按照“倒排抓组建、顺排抓创建”的工作思路和“八有十整齐”的管理目标,把基层工会组建与基层党建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为此统一给基层工会制定了《基层工会工作职责》和《政务厂务公开守则》,做到有章可循。采取“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方式,健全了各类档案,规范了基层工会工作制度。同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了公开监督机构及规章制度,在全县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专门投资6万元建成120平方米的大型公开栏,把政府22个职能局及部分收费单位的办事程序、社会承诺、重大事项面向社会公开,接受各界人士监督,使各职能部门的行为透明化。同时,组织各基层工会积极响应党政方针,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业务学习和道德教育工作,从而打造了一支业务熟悉,政治清廉,作风过硬的班子队伍。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县总工会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从甘泉县实际出发,本着“高起点要求、高标准规划、注重实效、量力而行、分布实施”的原则,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变面貌,三年见成效”的发展目标,制定了“23512”工程实施方案。贺主席亲自挂帅,领导工会成员,狠抓落实,科学规划,多形式,多渠道为包扶对象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为包扶的关家沟村投资10万元发展大棚蔬菜,对78座日光温室旧棚进行全面改造,使人均增收2200元,同时投资71万元建成30亩的舍饲养羊示范基地。在包扶的下寺湾镇洛家沟村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人均增收1300元,在六里峁村发展种植业,协助贷款16.7万元,种植香瓜83棚,纯收入达到18万元。同时,发动广大群众大力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劳模林”、“女职工林”、“工会林”等应运而生,有力促进了退耕还林工作。还新建一所新型幼儿园,筹建关家沟村机砖厂,改造水泥厂等工作都为社会稳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真正做到了发展一块,成功一块,见效一块,富裕一方。
为了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摆脱困境,县总工会牵头开展了“交友帮扶”活动,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他们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掌握了全县贫困职工的第一手资料,多种形式帮扶,多种渠道解难,先后帮助200多人脱离了贫困。“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开展了“献爱心”活动。在各级工会的精心组织下,广大职工踊跃参与,慷慨解囊,共捐款11.06万元,从而使17名困难职工和41名困难农民学生按时入学,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先后被授予“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先进单位,“经济技术创新”优秀组织,工会工作创新奖和工会工作一等奖,十佳单位,专业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争奇斗艳映山水,与时俱进拓大道。甘泉县总工会正在贺志中主席的带领下,为全县广大职工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奏起了一曲壮丽的凯歌。 (文/刘舒 组稿 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