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
□文/张亚凌
提起笔,我隐隐地感觉到,这可能是篇无主题的文章——也许是想要倾诉的太多了。
我注意到他已经有些日子了,兴许快一年了吧。时间久了,目睹了他的遭遇,我开始“关注”起他,角落里需要阳光的一位可敬的老人,尽管他只是我们这个有3000多号人的大单位里可能被人忽视的临时工。
他的岗位是门卫,领的也是门卫那点微薄的薪水。然而他的服务范围却远远超出了他的岗位——
他还负责整个单位的卫生。有好几次,我下班晚了些,都看见了他的身影,拎着蛇皮袋,树阴下,楼道里,逐一捡拾纸屑清除垃圾,认真的样子,如同在自家庭院里干活。
后来,他的职责里又加上了“看管花坛、草坪”。修剪、浇灌,花坛草坪间又多了他的身影。
再后来,他还烧起了锅炉。
也许是谋生太难了,所有的活儿,他都能尽力做好,让人无可挑剔。我倒宁愿想作是他“能者多劳”颇为能干的缘故。
小小的不足十五平方的门卫室,他和老伴儿,对了,还有个孙女,就在附近的小学借读,读得挺不错。他们仨吃住全在那间房子里。
一次,我和他的老伴儿攀谈了几句。
“人家舍不得离开城里,”老伴瞅了他一眼,那目光竟让我辨不出是何种感受,“说城里学校比我那山里头好得多。”
他笑了:“就是的,没啥大不了的,叫我娃能好好念书就成。”
只是,我很少,准确地说是从未见过他的儿子、儿媳看望过他们。
再后来,他还承担起单位某领导的孩子上学的接送任务,——一个比他孙女还高两级的男孩。我曾看见他骑着自行车带着领导的公子,再往后走了一段,又看见他孙女孤孤单单边踢小石子边走路。我不知作为爷爷的他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至今回忆起来,脆弱的我还是流下了酸楚的泪。
一个多月前,门卫又换成了一个吊儿郎当的小伙子,门卫室也演变成年轻人的娱乐室。那位老人呢,他依旧在单位做临时工,其它活儿照旧,仅仅不再负责“门卫”而已,据说薪水减了一半。自然门卫室也住不得了,搬进了办公大楼楼梯拐角处的一间小小的见不到一点阳光的地下室里。
现在已经入冬了,前几天我见到他时,他在不住地咳嗽,今天早上再见到时,也不见减轻。听说他老伴也感冒了,那小女孩呢?阴冷的地下室又如何能当家?
我真的不知道他们咋样熬过这个冬天。不知为何,我牵挂他们胜过了对身边同事的关心,——悯人,却又不能恩泽于人,也是痛苦的。
唉,以后的事,谁也说不清,包括我自己的事,何谈别人?只是,我常常在看不见他们的地方想着他们,于事无济,徒给自己增添苦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