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23日
憩心亭·收藏
04

市民排队鉴宝 九成不是“宝贝”

一位市民请专家鉴定自己收藏的“古画”,专家叮嘱市民要多学文物知识。

昨天(18日)是博物馆日,300多名市民带着自己收藏的“宝贝”来到北京古建博物馆,请专家鉴定真伪,但九成文物没有文物价值或经济价值。

上午9点,5位瓷器、书画、杂项方面的权威鉴定专家坐镇古建博物馆,为前来鉴宝的市民服务。由于去年鉴宝活动市民参与踊跃,造成现场混乱,今年文物局特别采取提前发号的办法,3个类别每个发放100个号,每个号最多可鉴定3件文物。有的市民为了拿到号,头天晚上就来排队。市民们都将自己的“宝贝”小心地用报纸包好,藏在包里,期待又焦急地等着轮到自己。

此次鉴定,专家只鉴定物品的真伪和大致年代,不估算价值。但如果东西不错,很多市民仍会追问具体的价格。虽然限定了人数,但专家们仍然忙得不可开交。

“我今天看到的最好的就是一个日本的青花红彩大盘,有100多年历史,属于外销瓷。其他大部分东西都不是真品。”瓷器专家、故宫研究院的叶佩兰老师说,市民这么热情,说明大家的文物收藏意识提高了,但文物知识还很欠缺,很多东西很明显是假的,市民还当宝贝珍藏,甚至是花大价钱买回来的。她特别嘱咐文物爱好者,应该在增加文物知识上多下些功夫,多参观博物馆、多看看真品。“老百姓不要指望着靠这个发财,喜欢可以,当个摆设也无妨,但千万不要乱买东西。” (刘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