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02日
头版
01

国企改制职工做主

本报讯 勉县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尊重职工意愿,重大事项职工做主,政府决不“越俎代庖”,推动国有企业改制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县一大批“老牌”停产半停产企业盘活了资产,安置下岗职工5000多人。

该县境内仅国家、省、市属企业就达16家,县属国有企业43家,近年来由于体制、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一大批国有企业陷入了停产半停产状态。为此,勉县在国企改制中,坚持“阳光操作”,做到“三公开”,即公开改制政策规定、企业家底、改制方法;尊重职工意愿,实行“四自定”,即让职工自定改革方案、改革形式、自选领导班子、自走发展路子。根据职工的意愿,灵活选择改制形式,因企制宜,形式多样,不搞“一刀切”。对县板凳堰电站等有净资产且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采取“靓女先嫁”,在国有资产全部退出后,采取存量折股、增量扩股的办法,将其整体改制为内部职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企业;对县矿山机械配件厂等有净资产而职工又不愿出资入股的企业,动员个人出资买断资产。实行个人控股经营;对县粮油食品厂等一批有净资产而产品无市场、救活无望的企业,采取“丑女陪嫁”,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拍卖,盘活存量资产;对县农机公司等生存有望的企业,采取零资产转让,债随资走的办法,将企业的资产和债务整体转让给企业内部职工,实行增量扩股,组建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对县耐火材料厂、物资供应公司等资不抵债、难以救活的企业依法破产,最大限度的盘活资产,安置职工,清偿债务。

至今年1月底,全县已有38家企业完成改制,改制面达90%以上,改制后的民营企业产生的工业产值达20多亿元,对全县经济贡献率达80%。今年首季度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7.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

本报通讯员 张鸿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