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无人支撑
11年无一个采矿专业大学生到矿区工作
本报讯 人才严重短缺,安全生产靠谁支撑?目前,这一问题已成为我省煤炭行业的显性危机。
2004年,陕西煤炭行业职工年平均收入近1.119万元,由于工作条件差、工资水平低,老人留不住,新人到不了。据调查,从1998年到2001年,4年间国有重点煤矿流失大专以上工程技术人员194名。1994年以来,11年没有一个采矿专业的大学生到矿区工作。采、掘、机、运、通、地测等主体专业人员青黄不接。全省最大的产煤市榆林煤炭局没有负责通风、机电的专业人员。800多处地方小煤矿中专以上工程技术人员只有60多人。90%以上的煤矿缺少煤矿科技安全管理人员。
据了解,目前煤炭系统一线劳动力大多数是农民协议工和季节工,初小以下文化程度和文盲占60%以上,想干不会干矛盾十分突出。管理人员短缺,员工素质低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又一难点。虽然这几年煤矿和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定向委培、强化培训等措施,但远远不能满足煤矿安全工作的需要。省煤炭工业局负责人表示,针对目前态势,今后要加大落实安全培训暂行办法,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各级管理人员、主要技术工种和全体入境职工进行技能安全培训,杜绝“三违”现象。大力推行“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旨的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