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纺器材厂 用真情经营人心
(上接一版)
突发事件感动人心
去年6月,器材厂有67人按规定要出中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他们思想上难接受,封堵了生产区大门,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在紧急关头,厂领导亲临现场冷静处理,中午不休息,晚上不回家,为堵门职工送水送饭。在耐心疏导的同时,相关人员到市内兄弟单位了解情况,结合实际制定补偿金计算办法。向上级反映困难,争取到26人继续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及15个由政府代缴“三金”的名额,使为时一周的堵门事件平息解决。近两年,共有57名职工办理了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在企业资金周转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发放经济补偿金59万元。
由于社平工资和缴费基数在增长,协议人员缴费额亦增加,收缴难度非常大,每年7、8月来找的人不断,其中有一部分人强烈要求上班,有些人则多次找领导要求缓缴、少缴或免缴。厂领导考虑到每年2000多元确实不少,将距退休5年的缴费比例下调,缓解矛盾。
寻求脱困聚拢人心
近年来,器材厂通过改制寻求脱困的脚步一直未停。按照《改制方案》成立了陕西秦马纺织器材有限公司,对八个分厂实行租赁经营,除两个车间产品受限外,其他均经营良好,职工收入也不同程度提高。并逐步取消了对生活区的水电补贴,年节约十多万元,职工思想观念也不断转变,自觉顺应改革。
为了活跃退休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器材厂在有限的资金中挤出经费,每年“五一”举办两项球类运动,“十一”举办居民小组拔河比赛,“九九”重阳节召开6个社区的文艺汇演,还针对老年人先后举办了三期健康知识讲座……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