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22日
劳动·就业
03

市场调查员:你为谁负责

当今社会,新职业层出不穷,如果那一天,你接到了一个有关市场调查的电话,或在街道被一个挂牌的市场调查员“缠住”,那你千万别奇怪,询问、调查是他们的职业,从你那得到的信息有可能对发布调查的企业至关重要。可问题是面对被调查者,是市场调查员的种种作为让人产生了“市场调查员,你为谁负责”的疑问。

电话调查:“骚扰”用户

手机号码本是个人隐私。一些市场调查公司总能通过特殊渠道获得。在外地出差的胡先生前几天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零点调查公司的人,想就有关手机的品牌以及使用情况等做番调查。胡先生怕通话费用大,便找借口推辞。回西安的第三天,他又接到了对方电话,只好敷衍一下。自由职业者郭先生前一段时间也接到了调查公司的电话,他很诧异自己的号码泄露了,明确表示不参与调查。一般情况下,采用电话调查的公司员工都很客气,不会为难用户,有时为了“帮助”愿意接受调查的用户,自己又早点交差,他们会提示手机用户该说什么。曾接受过市场调查的朱女士说,为了早点结束通话,她就按对方的意思说,这样的调查结果有什么可信度?

上门调查:住户有点烦

上门调查是一些调查公司采取的手法。去年,某调查公司聘请了一批下岗女工,专门在各小区搞杂志阅读调查。正要出大门的郭先生被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工礼貌地拦住了。她自报家门后,先问郭先生多大年龄,然后称按区域抽签结果,恰好找到郭先生。郭先生要她下午再来。到了下午却有意识地回避了。没想到,这位女工一直在门口等到了天黑。回答了一百多道多项选择题,郭先生的脑子有点懵了,调查员想早点收工,眼见错了也不提示。交了卷子,女工要求他留下手机号,说是公司要核查。第二天,一男子打电话声称郭先生的答卷前后矛盾,要他重新接受调查,否则扣发调查员的工资。想想调查员是一下岗职工,郭先生只好重新答题。

上街“拦查”:粘住

上街拦住行人是调查公司最常用的手法,记者曾有三次被拦住接受调查的经历。一次是在西安东大街,一小女孩晃了晃脖子上的小黄牌,非要记者花费十分钟的时间接受一次方便面的调查,不时暗示某种新出的面味道好。更让记者感到奇怪的是在西安五路口,一年轻女孩非要拉记者去接受牙膏的调查,还说这次调查的是某一“问题”牙膏,别的调查员问及日常使用品牌,一定要说成另一品牌。记者还发现,被粘住接受调查的人真不少。常常有一些被调查者,急于摆脱枯燥的问答,以上厕所、接电话为由离开。

■本报记者 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