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24日
北国周末-焦点话题
02

政府机关就该森严壁垒?

·周有福·

日前的《城市导报》报道:乌鲁木齐市努力打造透明政府,新竣工的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发生了三个明显变化,一是原来威严的武警哨兵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守在大门旁的两名保安;二是没有了围墙和栏杆,三是任何车辆都可以停放在楼前的广场上,不需要特殊通行证。

这些年来,许多地方党政机关留给我们的印象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围墙深院、武警守卫、保安挡驾、车辆进出要有特殊通行证,“闲杂人等”压根儿“混”不进门,甚至连一些在附近生活多年的市民也难得一睹院内真容。笔者曾经到许多政府机关采访,大多数机关都要经过大门这道卡,在这里你必须登记清楚你的来龙去脉。最惨的一次是到一个地方政府采写舆论监督报道时,门卫向里面通报,里面放出话来了,愣是让门卫将我们挡在了门外,拒绝接受采访。而要采访一些地方领导,仅经过大门这道卡还是不够的。一次我去采访某位县领导,进入大门后,打听该领导的房间后,我傻眼了:该领导的房间就在长长的走廊尽头,然而,这中间却有着一道森严的铁门,要见这位领导还必须向他的秘书请示,在同意后,才由秘书开门接见,这架势真是威风十面。

以人为本,打造服务型政府是近年来讲得比较多的一个理念。然而在许多地方,政府机关却在堵堵高墙中、在警惕的武警门卫守护下日益把自己包裹起来,变得门难进了,人难见了。我们的政府为什么要与自己的服务对象拉开这么大的距离?为什么给来办事的人们造成种种不便?现在许多地方能够找到的最大理由是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但阻挡了人民群众与政府的亲密联系,给老百姓办事造成诸多不便,这样的秩序即便维持了,这是正常的吗?这样的“正常秩序”又能做出多少让社会满意的工作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