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爱送给老人
——未央区老年服务中心纪事
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郭青凡(中)、未央区民政局局长康德智、在区老年服务中心慰问。
庆“七·一”联欢晚会大合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6月30日傍晚,骤雨初歇,位于西安市西宝疏导路赵家堡工业园内的未央区老年服务中心里,一群白发老人雄浑嘹亮的歌声飘荡在习习晚风中,经久不息……
未央区老年服务中心军民共庆“七·一”联欢晚会,正在这里热烈举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位位老人竞相登台亮相,精神抖擞,激情满怀,放声高歌。雄壮的军歌响起来了,附近驻军政委一首《祝福母亲》温暖了在场的每一位老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意味着关怀我们自己的未来!”惠吉利在联欢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今年49岁的惠吉利,先后担任三桥(镇)街道赵家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现为西安三桥国际汽车贸易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西安桥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天台大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西安阿房宫上天台生态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天台汽车贸易管理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去年,惠吉利又在未央区政府和民政局的支持下,由个人出资兴建了集公益性和福利性为一体的老年服务中心。
该中心占地百余亩,仅绿化地就达30余亩,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湖水荡漾,空气清新,内设老年公寓、康复中心、别墅疗养、24小时温泉水、程控电话等,各种设施齐全,可供老人们长住,短住,临时住。
中心遵循“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宗旨,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以“百善孝为先”、“不是儿女,胜似儿女”的理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老年人营造出了一个温馨、舒适、人性化的大家庭,使老人们得以在这里度过一个欢乐、愉快的晚年。
7月1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未央区老年服务中心,微凉的空气中,假山旁、亭子边、鱼池畔,早已活跃着晨练的老人们的身影,有的舒臂弓腿,旁若无人地打着太极拳,有的健步如飞,有的碎步悠闲,处处无不呈现出和谐怡然的景象。
随后,记者一一参观了中心老人们的住房、娱乐室、健身房、棋牌室、书画图书阅览室等,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而干净、设施齐全,不是宾馆,胜似宾馆。
午餐,菜肴丰富,营养搭配合理。“在这里,我们老人有了家的感觉。”一位老人感慨万分,“环境好不说,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老人,“我们中心配有专业的医生、护士、服务人员及厨师等,为各个层次、各类家庭的老人提供优质的生活护理、医疗保健、文体娱乐、临终关怀等系列的24小时周全服务。”惠吉利介绍说。
一个民营企业家何以热衷于老龄事业,心系一个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为他们送去一份关怀、一份关爱?在惠吉利的身上,我们触摸到了一位民营企业家对人、对社会的担当和责任。在他看来,办企业,为社会服务是第一的,其次才是赚钱。一个企业家如果缺乏起码的社会和公益意识,他注定走不远!
事实上,20年来、特别是自1992年起担任赵家堡村委会主任以来,惠吉利以他超前的意识和独特的眼光,用他的心血和汗水为赵家堡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为村里修路、架电线、接通有线电视,使赵家堡村从昔日一个有名的穷村、烂摊子一跃成为了市级文明村、亿元村,村民的人均收入也由过去的1000余元增至2004年的4500元。
早在1980年代初,惠吉利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先后创办了数家企业。从“一穷二白”到成为三桥地区一个数得上的乡镇企业家,很快,他就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然而,先富起来的惠吉利并没有忘记乡亲们,“我富了,还要让乡亲们富。”变“垃圾山”为良田,建成大田喷灌示范工程750亩,建成蔬菜大棚滴灌工程30亩,建成拥有500亩土地面积的“绿色蔬菜”大棚基地,建成占地2000亩的西安阿房宫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园,创办上天台生态旅游园……惠吉利样样都是眼光超前、动作大手笔。
“自己富了,但不能忘了回报社会”,在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同时,惠吉利还拿出140万元,赞助了陕西省秦腔演唱会,为三桥地区的教师订报,扶助困难群众。
1986年,惠吉利被评为西安市“新长征突击手”;1992年被评为陕西省和西安市“优秀乡镇企业家”;被新华社陕西分社评为“2001年度陕西省十大新闻人物”;未央区“优秀党员”,连续多年被评为三桥街道“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当选为市、区人大代表,今年又当选为市劳模。他所在的赵家堡村也被授予市级文明村、区级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赵家堡村党支部还被评为陕西省、西安市“小康示范村先进党支部”。
从一个青年农民到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再到拥有数家企业的一名优秀民营企业家,惠吉利一步步改写着自己的命运,同时也诠释着民营企业家的使命。
如今,未央区老年服务中心所承载的,则是他的另一种朴素的追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