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08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历史钩沉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 晋东南反“九路围攻” 延安保卫战的伟大转折 他就义前砍死两日本军官 三十名民兵击退千余敌人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历史钩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历史钩沉
04

延安保卫战的伟大转折

现年80岁的王诚智老人是西安邮电学院的离休干部。1945年7月,当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的关键时刻,蒋介石为了牵制我军抗日,遂调集11个师的精锐部队大举进攻我陕甘宁边区。我军被迫于淳化县爷台山进行了长达46天的英勇反击,终于全歼了入侵之敌。时年20岁的王诚智就是在这一著名的战斗中参加了革命,并被分到晋绥边区联防司令部(即西北野战军前身)做报务工作。此后,他跟随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通过传递红色电波,为保卫延安、夺取革命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初夏一个清风送爽的日子,笔者专程拜访了王诚智老人,听他讲述了陕北战役过程中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性一幕……

1947年7月,我晋冀鲁豫野战军从鲁西南突破黄河天险,向大别山挺进,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镇守陕南、关中的胡宗南见状立即率部东进,妄图予以阻击。为了牵制胡的兵力,毛主席命令我西北野战军立即出击榆林。胡宗南果然“言听计从”,火速调集10个旅的主力部队回师北上,并急令其在保安、安塞负责“清剿”的整编第一军之整编第一师、二十九师、三十六师、九十师以及第十二旅、第五十旅等部六万余人分兵合围,欲趁我立足未稳之机举而歼之。

由钟松任师长的敌整编三十六师,是胡宗南所部的精锐之师,该师官兵经常自吹:共军可以吃掉别的部队,就是啃不掉三十六师,气焰十分嚣张。8月6日,钟松亲自率领一二三旅和一六五旅(二十八旅已守榆林)昼夜兼程,沿马向湾、龙川堡一线轻装驰援,对我西北野战军教导旅形成铁壁合围之势。鉴于敌众我寡,司令员彭德怀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先退出榆林,诱敌于东南方的沙家店地区,再寻机一举歼灭。

为了进一步骄敌、惑敌,彭总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即命后方机关一部在佳县以北黄河沿岸佯装东渡。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钟松所部不知有诈,次日便南下镇川堡,欲同正在北上的另外两个主力军一起,于榆(林)、米(脂)之间的狭小地区对我军实施南北夹击。

其实对我军来说,此时的战局的确不容乐观:敌军已控制了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及大部地区,党中央、毛主席、周副主席及整个西北野战军都被敌人重兵包围在米脂以北、长城以南、黄河以西、无定河以东的狭小地带(南北三四十里、东西五六十里)。即便如此,我军将士依然士气高昂、信心百倍,他们坚信毛主席用兵如神,只要稍微挪动一步活棋,便会转危为安。岂料仅仅时隔数日,机会就来了。8月17日,当刘戡兵团被我军一部牵着鼻子由吴川堡向佳县方向前进时,钟松的王牌之师也不由自主地钻进了我们的口袋。

这天早晨,敌三十六师以一二三旅为前梯队,由镇川堡向乌龙堡行进。毛主席与彭总据此判断,沙家店当属敌主力的必经之地,故拟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敌于沙家店地区。敌一二三旅沿大路快速前进,率先到达乌龙堡后,钟松始于次日才带着师部与一六五旅出发。这时,我军三纵队和绥德军分区警备四团、六团早已像一只楔子,神不知鬼不觉地嵌入了两地中途的当川寺,切断了两股敌军的联系。我二纵教导旅、新四旅等四个旅,则在沙家店东北地区张网以待,只等瓮中捉鳖。一纵部队也绕到沙家店以西,堵死了钟松的退路。

8月19日拂晓,钟松率部刚一进入常辛庄,防御阵地尚未完成,我二纵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进攻。战斗打响不久,钟松便招架不住了,急令已进驻乌龙堡的一二三旅火速向其靠拢。约10时左右,敌一二三旅逼近了常家山,企图占领制高点,当即遭到我新四旅、教导旅的迎头痛击。该股敌人急于同钟松师部会合,遂用炮火猛烈还击,几架敌机也及时赶来助威。面对疯狂的敌人,我军将士毫无惧色,大家一边进攻,一边围堵,终于插入敌人后面,切断了他们的退路。经过10多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敌一二三旅像受惊的羊群,在山沟中抱头鼠窜,乖乖地当了俘虏。旅长刘子奇为蒙混过关,狡猾地换上了士兵服,谁知被士兵检举,亦无奈地走进了俘虏行列。

赵增武 郁文/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