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19日
头版
01

应遏制“圈地规划”

张贵峰

“由于目标导向问题和急功近利,部分城市规划已成为‘圈地规划’”,“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一定不能搞成变相圈地”——针对我国将开展的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在近日举行的有关座谈会上,不少国内城市规划专家发出警告。

城市规模的急速扩张,导致规划“圈地化”,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当然不是坏事,但是,在盲目发展冲动支配下兴起的圈地风潮,副作用显而易见。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有热衷于圈地规划的冲动,与目前的财税体制存在密切关系。自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权上收,地方财政普遍吃紧,缺乏稳定可靠的城市发展资金来源。因此,在地方发展和官员政绩的催逼下,靠大量出让变卖土地,获取发展资金,弥补公共财政的拮据,就成为一种行政必然。而且,由于土地收益在目前制度下是一次性获得的,一届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掌握大量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后,下一届政府,也会紧随其上,继续大规模地圈卖以维持财政的运转。于是,形成不断循环放大的土地出让依赖症。

此外,由于行政监督体制刚性和力度的不足,也减弱了“圈地规划”的可监督性。可见,如果不从根本着手改进、完善相关制度安排,仅仅指望中央部委“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式的表面控制,很难彻底遏制“圈地规划”。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