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19日
社会新闻
02

一位社区主任的民本思想

尽管事先已约定,但当记者赶到陕西苍村社区管理中心时,牛长海却没有到办公室,他“迟到”了将近一个小时。

办公室主任张根虎解释说,牛主任发现南关家属区五号楼楼道口横着一根电线杆子的拉线,从盖楼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给这个楼的住户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最近打听到此拉线是从铝厂的工业用电专线杆子上拉下来时,牛主任一大早就托熟人和铝厂协调此事去了。

10点多,牛长海匆匆赶了回来,他抱歉地笑了笑说:“拉线设在楼道出口的中心,给群众带来不便,已经多少年了,你说就这么点小事都解决不了,那多影响干部的形象。”

其实,记者在采访之前,就了解到这个社区的一些情况,它是建立在企业享受国家破产政策后对原有后勤服务进行管理过程中产生出的新生事物。辖区有居民504户,3000多人口,由于以前企业效益不好,职工生活福利欠账太多,老职工长期因生活等多种原因上访不断,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社管中心如何行使政府和企业的双重服务职能,履行好职责,这直接关系到对国家实施破产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和大局稳定的社会问题。

面对困难,牛主任带领分部一班人,深入住户了解情况,发放问卷,让大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意见统一后,分部的领导包人包户逐个做工作,做到问题发现在社区分部,消化在分部。

居住在黄堡沟塌陷带、小煤窑采空区的15户居民,均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土坯房,交通不便,水、电不通,到农村去挑一担水来回就得40分钟,一度电到这里电价已经超过了一块钱,所以居民的意见很大,16年来长期上访要求解决现实问题。牛长海和社区一班人硬是用一年时间就把此事彻底解决了。退休老职工康利利拧开哗啦啦的水龙头在洗菜,激动地对记者说:“16年的遗留问题,一下全解决了,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王成祥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