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25日
经济新闻
02

实事搭起连心桥

(上接一版)不回放不下心,回了也仅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真正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辅导仅凭孩子入睡前的一两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但最终的选择还是每天必须返回。所以,7416厂班车一启动,女士不顾头发乱、男士不拘睡态东倒西歪状,成为一大特色。

“员工太累了,不能长期这样下去”。厂领导综合考虑工厂实际情况后果断拍板——实行朝九工作制。2004年年初,朝九工作制的通知一经播出,员工们争相转告这一“喜讯”。对于赶班车的人来说,早上的一小时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再也不用五点多起床在漆黑中赶车上路了,再也没有了在孩子还未睁眼时就轻轻亲吻道再见的遗憾,而多了一份为孩子备好早饭、叫醒、叮咛一番后再出门的宽慰。朝九工作制从时间上仅是一小时的区别,而从人情上,反映了领导不仅“身入”更“心入”了员工中间,真正地为员工切身利益着想。这种改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生活“两地分居”而产生的矛盾,鼓舞了员工的干劲,反而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打造舒适的“家”

由于一天有3个小时在路上,班车就像该厂员工的第二个“家”。可这个“家”载着员工风风雨雨走了十几年,已破旧不堪,不能冷热调节,失去了很好的密闭,夏天晒得汗湿衣,冬天冻得手脚麻。员工们渴望改善乘车条件的反映再次得到厂领导的高度重视。

该厂很快对车辆进行了暖气加装,紧接着开始了车辆的更新计划。由于城里至山里的一段道路路况极差且迟迟未有改善,行车颠簸剧烈,大大延长了行车时间,遇冬日冰雪堆积不化时,行车就更是难、险而漫长。为了利于员工在行车途中得到较好的休息,厂领导在生活班车的更新问题中更多地考虑了车辆的档次及舒适程度,共计投资约190万元购回三辆豪华大轿车,不仅令以往旧车在山间一路颠簸之后回到家中灰头土脸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善,保证了车内冬暖夏凉及乘坐的舒适,更缓解了前期车辆使用紧张状态,实现了厂实业公司提出的“不让一位员工站着上下班”的服务承诺。有员工连声感慨:“真的很舒适,真的是很好,真是太及时了!”

林巧俭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