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01日
政经·国际
04

五大分歧致伊拉克制宪成危机

一部宪法草案彻底搅乱了伊拉克,搅乱了中东,甚至搅乱了美国总统布什的假期。8月28日,伊宪法起草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虽然签署了宪法草案,但该草案三次推迟表决使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上升。布什一周内连续三天公开发表演讲,宣传美国的伊拉克政策;与此同时,他亲自给伊什叶派领导人打电话,要求什叶派在制宪关键问题上向逊尼派让步……伊拉克制宪如同一场“马拉松”式的政治角逐,也是美国至今在伊拉克“轮盘赌”上押下的最大赌注。

伊拉克宪法草案之所以一拖再拖,并引起社会动荡,主要是因为伊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在宪法问题上存在五大分歧:

一是联邦制问题。这是各派争论的焦点。库尔德和什叶两派坚持在伊推行联邦制政体,库尔德人要求宪法在确认北部3省高度自治的同时,再将盛产石油的摩苏尔省基尔库克地区划为库尔德所有。什叶派则提出了南9省自治的设想。但这样一来,伊拉克南北12个产油省均被瓜分,逊尼派只能在中、西部6个贫油省里过“穷日子”,逊尼派因此深感愤怒。此外,占全国石油储量40%的基尔库克地区是逊尼派的聚居区,在南部什叶区的迈桑等地也有大量逊尼派民众居住,逊尼派担心一旦实行联邦制,这些地区的本派民众将受到驱逐与迫害。因此,逊尼派坚决拒绝联邦制政体。二是全国资源分配问题。伊拉克石油储量达1200亿桶,居全球第二,各派均想从中获利。在宪法草案谈判中,库尔德人要求北部3省“石油自治”,其境内的石油探测、开采、生产、出口权都归地方所有,什叶派也有类似想法,但遭到逊尼派反对。三是追究伊复兴社会党的问题。很早以前,什叶派即要求彻底清算前复兴党成员对什叶派民众犯下的“滔天罪行”。库尔德人在此问题上态度相对宽松,但逊尼派坚决反对这么做。主要原因是,原复兴党成员多为逊尼派人士,许多人至今仍在政治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逊尼派担心大规模报复复兴党会变成一场针对本派的政治清算运动。因此,逊尼派只同意将复兴党问题提交司法程序,按个案审理。四是伊拉克的国家属性。逊尼派要求宪法规定伊拉克是阿拉伯国家成员,但库尔德人坚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地区是阿拉伯国家的组成部分,此举意在为今后的独立定下“名分”。什叶派在该问题上态度模糊,主要是因为该派与伊朗这个由波斯人组成的国家关系极深,对伊拉克属阿拉伯还是属波斯,未做最终确定。而中东阿拉伯国家对此事却极为关注。五是伊斯兰教的政治作用。宗教色彩较浓的什叶派和逊尼派要求将伊斯兰教义作为国家立法基础,什叶派甚至要求确定本派最高领袖在政治中的作用。但世俗化较深的库尔德人反对这一提议,逊尼派也对什叶派宗教领袖政治作用的扩大化心存不满。

伊拉克三大派别分歧严重,既是伊内部政治矛盾长期积蓄的总爆发,也是外部势力在伊暗中争夺的结果。从内部看,什叶派与库尔德人在政治、经济利益上趋于一致,伊拉克政治几乎变成了这两派的舞台,虽然在美国平衡下,逊尼派部分政治人物得以参政,但逊尼派大权旁落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制宪这样触及根本利益的关键问题上,逊尼派不能再袖手旁观了,他们寸土必争,于是导致了今天的僵局。从外部看,美国将伊拉克政治重建作为其推行中东“民主”的试金石,而制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人们可以看出,在宪法草案中有许多西方联邦制民主的痕迹,但伊拉克的现实情况毕竟与西方不同。西方联邦制国家建立在国民的共同信仰,共同政治、经济利益和共同的历史联系之上,但伊拉克民族多样,政治多头,经济利益分布不均,历史上各派恩怨复杂,在伊拉克这样的国家里强行推行西方民主,注定要碰壁。此外,伊朗因素也不容忽视。除语言不通外,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在宗教信仰、历史关系和经济联系上与伊朗同出一脉,在制宪问题上,伊朗发挥的作用仅次于美国。从某种意义上讲;伊拉克南部自治是伊朗借助美式民主向美国发起的最强大挑战。 (陈宪忠 何筠 金谷)

放大 缩小 默认